读汪容甫遗诗

经术吾乡让始通,渐摩奚啻列家宗。

顾良尚忆宗何妥,王粲偏虚诣蔡邕。

漫道一文难识虎,欣从九色巳窥龙。

碎金零落无多在,字字都成百鍊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此诗《读汪容甫遗诗》由清代诗人黄承吉所作,通过对汪容甫遗诗的阅读,诗人表达了对汪容甫学术成就的高度赞赏与深切缅怀。

首句“经术吾乡让始通”,点明了汪容甫在经学领域的贡献,使得其家乡乃至更广的地区开始重视并深入研究经术,暗示了汪容甫在学术上的引领作用。接下来,“渐摩奚啻列家宗”一句,进一步强调了汪容甫在学术界的影响力,不仅成为了一家之宗,其影响甚至超越了家族范围,扩展到了整个学术界。

“顾良尚忆宗何妥,王粲偏虚诣蔡邕”两句,通过类比的方式,将汪容甫与古代的学者宗何妥、王粲和蔡邕相提并论,意在说明汪容甫在学术上的地位与成就堪比这些历史上的大家。其中,“顾良”、“偏虚”等词,既是对汪容甫学术造诣的肯定,也暗含了对其人格魅力的赞扬。

“漫道一文难识虎,欣从九色巳窥龙”两句,运用比喻手法,以“识虎”、“窥龙”来象征理解深奥的学问,表达了诗人对汪容甫遗诗中蕴含的丰富知识和深刻思想的钦佩之情。同时,“漫道”二字则体现了诗人对学术探索的开放态度,认为即使面对复杂难解的问题,也能从中发现真理。

最后,“碎金零落无多在,字字都成百鍊锋”两句,以“碎金”比喻汪容甫遗诗中的精华,尽管数量不多,但每一字每一句都如同经过百炼而成的利刃,既形象地描绘了遗诗的珍贵与价值,也表达了诗人对汪容甫学术成就的高度评价。

综上所述,《读汪容甫遗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深情地赞美了汪容甫在学术领域的卓越贡献,以及其遗诗中蕴含的深厚智慧和不朽价值。

收录诗词(7)

黄承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为汪孟慈农部题其尊人容甫先生并祀西湖金山事

吾乡学者力学始,先有先生后诸子。

邃经邃史邃文章,三者由来称并美。

广陵一对辞瑰奇,负石含金作神理。

留传述学数卷书,上下旁通极原委。

忆子弱冠初识君,麟角相期不相鄙。

后来再见无几回,一病遂厄西湖沚。

君生木为校书去,死作经神固应尔。

诂经精舍今祀君,咫尺书楼笑堪倚。

争辉况有精法楼,跌荡江天更无比。

三阁原来重一人,当时名誉高如此。

后此乡儒接踵兴,崛起纷纶许多士。

当君好在未没时,巳播江焦及钟李。

学跻堂奥非坐隅,许郑曹刘一时拟。

繄余窃附何敢当,比似诸君续貂耳。

我朝学业大昌明,不数空谈求实是。

诏开四库罗群书,渐被津原到臣里。

大哉文汇连文宗,照耀文澜角相犄。

先生在在皆翻研,万八千函供一指。

即今蘋洁足俎豆,尚觉芸香盈席几。

好事能无望古深,儒生不是酬庸侈。

感君哲嗣促余诗,奋笔吟成为君纪。

观摩更忆昔时人,星流云散俱巳矣。

形式: 古风

寄挽汪容甫兼以吊其孤且属其检收遗书藏之

校才君宜得八斗,述学一篇芽初萌。

为语郎君宝遗卷,爱护当知视凿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挽汪容甫先生(其一)

我哭汪夫子,悽然涕泪多。

此生真偃蹇,力学未蹉跎。

奥衍广陵对,清华宝鼎歌。

幽情寄碑碣,小像署维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挽汪容甫先生(其二)

姑孰逢官署,于今巳廿年。

齐名顾与李,㝛草墓为田。

空遂还山愿,徒劳点鬼编。

古人多地下,吾计正茫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