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心参政约游西山分韵得顶字

仆仆事行役,度尽千峰顶。

恣览亦云倦,困卧殊未醒。

西爽俄见要,前约欲重订。

结习若犹在,宁复计两胫。

天际豁轻阴,溪头横短艇。

摇手谢篮舆,信步蹋荒径。

适意自忘远,迷途谁为诇。

此翁平生意,故自略畦町。

何妨一笑回,呼童催煮茗。

两年已三至,我如饫五鼎。

无乃太属厌,徒欲逃酩酊。

老笔忽先倡,高标谁与并。

尚记去载游,金碧光炯炯。

何处非吾乡,一气相涬溟。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忙于旅途奔波,攀越千座山峰顶。
纵然饱览美景也感到疲倦,躺下却未能真正休息。
西边的清爽邀请我,想再次约定相聚。
若旧习难改,岂能只考虑双腿疲惫。
天边的阴霾渐散,小溪旁停着小船。
我拒绝了坐篮舆,随意漫步在荒径间。
沉浸在愉悦中忘了距离,迷失路途又有谁来指引。
这位老人一生志趣,本就淡泊田园。
不妨笑对人生,唤童子煮茶提神。
两年已三次来访,如同饱餐五味。
或许太过满足,只想借酒浇愁。
老笔突然挥洒,谁能与我比肩。
还记得去年游览,金碧辉煌的景象。
哪里不是我的故乡,天地间气息交融。

注释

仆仆:忙碌奔波。
事行役:事务旅行。
度尽:越过。
千峰顶:无数山峰。
恣览:尽情观赏。
云倦:感到疲倦。
困卧:躺下。
殊未醒:并未真正醒来。
西爽:西边的清爽。
俄见要:突然邀请。
结习:旧习。
宁复:岂能。
两胫:双腿。
天际:天边。
豁轻阴:阴霾散开。
溪头:溪边。
篮舆:竹轿。
信步:随意步行。
蹋:踏。
适意:心满意足。
忘远:忘记距离。
诇:指引。
故自:本来自。
略畦町:淡泊田园。
一笑回:笑对人生。
呼童:唤童子。
催煮茗:催促煮茶。
饫五鼎:饱餐五味。
太属厌:过于满足。
酩酊:大醉。
老笔:老练的笔触。
高标:高超的成就。
去载游:去年的游览。
金碧光炯炯:金碧辉煌。
一气:天地之气。
涬溟:交融。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徐集孙在繁忙的公务之余,远足西山的旅程。他跋山涉水,欣赏沿途风景,虽然疲倦但兴致盎然。好友邀请他重新约定游览,诗人深感自己仍有留恋山水之心,即使路途遥远也不再计较。在天际开阔、溪流旁,他婉拒了坐篮舆,选择漫步荒径,沉浸于自然之中,忘记距离。诗人感叹自己对山水的热爱如同久食佳肴般满足,却又担心过于沉迷,因此提出邀请童子煮茶,以清醒一下。

诗中提到诗人已经多次来访,每次都有新的感受和体验,西山的金碧辉煌给他留下深刻印象。诗人认为,无论何处,只要心境相通,皆可视为故乡。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淡然态度,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123)

徐集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自君之出矣

自君之出矣,蛾眉不复扫。

宝鉴委埃尘,玉容为谁好。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皓]韵

观秋潮

八月西风嘘沆瀣,长江协候肆澎湃。

钱塘王气天所钟,非为子胥逞灵怪。

海门三山缥缈青,双练夹岸奔雷霆。

蛟龙鼋鼍匿形影,银涛雪浪翻沧溟。

踏浪群儿惯行险,出没波心旗闪闪。

须臾潋滟潮信平,荡漾渔舟千万点。

天低暮霭袭人衣,游子兴尽各云归。

独有骚翁看不足,吟到夜月扬清辉。

形式: 古风

坚冰

滕六巧呈瑞,平白一尺高。

霜风凛烈生,挟夜声如号。

冰澌条玉箸,瓦缝镜银膏。

茆檐顿暴富,掩映何奢豪。

晶光动闾里,健羡等儿曹。

此时轻脆资,坚谓千载牢。

一旦阳明升,消泮蔑纤毫。

奚独此为然,世事亦滔滔。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夜雨

夜半倏惊觉,狂风搅秋鸣。

掣电起迅雷,骤雨翻盆倾。

逆知造物意,揫敛万宝成。

天威不竟夕,须臾山月明。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