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通

见了真空空不空,圆明何处不圆通。

根尘心法都无物,妙用方知与物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翻译

见到空无一物,却并非真正的空寂。
任何地方都能找到圆满和通达。

注释

见:看见。
真空:看似空虚实则包含万物。
空:空无一物。
圆明:圆满光明。
何处:哪里。
圆通:通达、无碍。
根尘:身心与外界的联系。
心法:内心法则或修行方法。
都无物:没有任何实质的东西。
妙用:神奇的作用或智慧。
与物同:与万物相通。

鉴赏

这首诗蕴含深邃的佛学思想,探讨了真空与万物之间的关系。"见了真空空不空"表达了一种对宇宙本质的洞察,即在无为的状态下,万物皆空,但这个空又不是绝对的虚无,而是充满了生命力的存在。紧接着"圆明何处不圆通"则描绘出一种完美无瑕、无所不在的境界,这种境界是超越世间纷扰,达到了至高无上的智慧状态。

"根尘心法都无物"一句,进一步阐释了这种境界中的精神内涵,即在这个层次上,万物皆归于空,无为而治,因此没有固定的形式和实体。最后"妙用方知与物同"则揭示出一种对宇宙运行规律的深刻理解,在这种理解中,主观与客观、自我与世界之间达到了一种和谐统一,所谓"妙用"即是指在这个境界中所展现出的无为而治的智慧。

整首诗通过对真空与圆通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宇宙本原、生命真谛以及精神自由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39)

张伯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随他

万物纵横在目前,随他动静任哗欢。

圆明定慧终无染,似水生莲莲自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七言四韵十六首(其十六)

万卷仙经话总同,金丹只此是根宗。

依他坤位生成体,种向乾家交感宫。

莫怪天机俱漏尽,都缘学者尽迷蒙。

若人了得诗中意,立见三清太上翁。

形式: 七言律诗

七言四韵十六首(其十五)

不识真铅正祖宗,万般作用枉施功。

休妻谩遣阴阳隔,绝粒徒教肠胃空。

草木金银皆滓质,云霞日月属朦胧。

更饶吐纳并存想,总与金丹事不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七言四韵十六首(其十四)

三五一都三个字,古今明者实然稀。

东三南二同成五,北一西方四共之。

戊己自居生数五,三家相见结婴儿。

婴儿是一含真气,十月胎圆入圣基。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