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万卷仙经话总同,金丹只此是根宗。
依他坤位生成体,种向乾家交感宫。
莫怪天机俱漏尽,都缘学者尽迷蒙。
若人了得诗中意,立见三清太上翁。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伯端的作品,名为《七言四韵十六首》中的第十六首。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道教修炼内丹的诗歌。
"万卷仙经话总同,金丹只此是根宗。"
这两句诗表达了对道教仙经的崇敬和信仰,以及将金丹作为修炼成仙的根本之意。
"依他坤位生成体,种向乾家交感宫。"
这里借用易经的坤(地)与乾(天)的概念来描述内丹修炼过程中,通过调和阴阳达到灵肉合一的境界。
"莫怪天机俱漏尽,都缘学者尽迷蒙。"
这两句诗指出许多人对于道教的奥秘不够理解,因为他们自己没有真正领悟其深意。
"若人了得诗中意,立见三清太上翁。"
最后两句表达了一旦有人能够领会这首诗所蕴含的修炼之道,就能直接体验到三清境界,即最高的精神境界,与太上老君相通。
整首诗通过深奥的语言和隐喻,描绘了作者对于内丹修炼的理解,以及对道教修仙之路的向往与追求。
不详
不识真铅正祖宗,万般作用枉施功。
休妻谩遣阴阳隔,绝粒徒教肠胃空。
草木金银皆滓质,云霞日月属朦胧。
更饶吐纳并存想,总与金丹事不同。
三五一都三个字,古今明者实然稀。
东三南二同成五,北一西方四共之。
戊己自居生数五,三家相见结婴儿。
婴儿是一含真气,十月胎圆入圣基。
不识玄中颠倒颠,争知火里好栽莲。
牵将白虎归家养,产个明珠似月圆。
谩守药炉看火候,但看神息任天然。
群阴剥尽丹成熟,跳出凡笼寿万年。
草木阴阳亦两齐,若还缺一不芳菲。
初开绿叶阳先唱,次发红花阴后随。
常道只斯为日用,真源返覆有谁知。
报言学道诸君子,不识阴阳莫强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