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壤吟

击壤三千首,行窝二十家。

乐天为事业,养志是生涯。

出入将如意,过从用小车。

人能知此乐,何必待纷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他创作了三千首诗歌,居住在二十户人家。
他的快乐来源于创作和追求,生活志向就是修身养性。
无论进出都希望事事顺心,交往时乘坐小车出行。
如果人们能理解这种简单的快乐,就不必追求奢华浮华。

注释

击壤:古代农具,这里代指耕作。
行窝:村落,居住地。
乐天:乐观,快乐。
事业:指诗文创作。
养志:修养心志,提升精神境界。
生涯:一生,生活。
出入:进出,日常生活。
如意:称心如意。
过从:交往,来往。
小车:古代的小型交通工具。
纷华:繁华,世俗的奢华。

鉴赏

这首诗名为《击壤吟》,是宋代哲学家邵雍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快乐本质的理解。"击壤三千首"象征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丰富的精神生活,"行窝二十家"则描绘了宁静的乡村生活,只有二十户人家,却自给自足,生活安逸。"乐天为事业,养志是生涯"强调了顺应自然,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认为内心的满足和志向的养护才是真正的幸福。"出入将如意,过从用小车"描述了日常生活的简单与和谐,出行无非是随意而行,交往也无需华丽排场。最后两句"人能知此乐,何必待纷华"点明主旨,认为真正的快乐并不在于外在的繁华,而在于内心的领悟和享受朴素的生活。整首诗体现了邵雍倡导的道家思想,追求心灵的平静与自在。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半醉吟(其二)

半醉小车行,世间无此荣。

凉风迎面细,垂柳拂头轻。

意若兼三事,情如拥万兵。

这般闲富贵,料得没人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头风吟

近日头风不奈何,未妨谈笑与高歌。

人才相去不甚远,事体所争能许多。

闭目面前都是暗,开怀天外更无他。

若由智数经营得,大有英雄善揣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对花

花枝照酒卮,把酒嘱花枝。

酒尽钱能买,花残药不医。

人无先酩酊,花莫便离披。

慢慢对花饮,况春能几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对花饮

人言物外有烟霞,物外烟霞岂足誇。

若用校量为乐事,但无忧挠是仙家。

百年光景留难住,十日芳菲去莫遮。

对酒有花非负酒,对花无酒是亏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