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花

花枝照酒卮,把酒嘱花枝。

酒尽钱能买,花残药不医。

人无先酩酊,花莫便离披。

慢慢对花饮,况春能几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花朵映照在酒杯中,我举杯对着花朵祝酒。
即使酒喝完了,金钱还能买到;但花朵凋零,药物却无法治愈。
人不能总是沉醉,花朵也不应轻易凋谢。
让我们慢慢地对着花儿饮酒,毕竟春天能持续多久呢?

注释

花枝:盛开的花朵。
酒卮:酒杯。
嘱:叮嘱,祝酒。
尽:完,喝完。
钱:货币,金钱。
残:凋零,残缺。
酩酊:大醉,非常醉。
离披:凋落,散乱。
对花饮:对着花朵饮酒。
况:况且,何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对花》,以饮酒赏花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感慨。首句“花枝照酒卮”描绘了花影映照在酒杯中的美景,诗人借酒浇愁,与花共饮。次句“把酒嘱花枝”则流露出诗人对花的深情厚意,仿佛在向花儿倾诉心事。

“酒尽钱能买,花残药不医”两句,通过对比酒和花的命运,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自然的无情。酒虽可买,但无法留住美好的时光;花虽美,凋零后却无法复生,暗示了生命的有限和时光的宝贵。

“人无先酩酊,花莫便离披”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珍惜当下、不愿轻易醉倒的态度,同时也劝诫花朵不要过早凋零,寓意人生应把握当下,享受每一刻的春光。

最后,“慢慢对花饮,况春能几时”表达了诗人从容不迫地欣赏春光,感叹春天的短暂,提醒人们要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深沉,富有哲理,展现了邵雍诗歌的韵味。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对花饮

人言物外有烟霞,物外烟霞岂足誇。

若用校量为乐事,但无忧挠是仙家。

百年光景留难住,十日芳菲去莫遮。

对酒有花非负酒,对花无酒是亏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对酒吟

有酒时时泛一瓯,年将七十待何求。

齿衰婚嫁尚未了,岁旱田园才薄收。

客去有时闲拱手,日高无事静梳头。

霜毛不止装诗景,更可因而入画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白头吟

何人头不白,我白不因愁。

只被人多欲,其如我不忧。

不忧缘不动,多欲为多求。

年老人常事,如何不白头。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尤]韵

立秋日川上作

富贵固难爱,贫寒易得愁。

休将少时态,移作老年羞。

既有非常乐,须防不次忧。

谁能保终始,长作国公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