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滋戒师余初主安塞堡簿时相识也今戊子岁春被命作醮平凉偶得相会以四十三年之旧故集句以赠之

五城何迢迢,关河茫茫隔波浪。

与君别来今几时,翰林白发三千丈。

形容变尽语音存,闲思往事是前身。

四十三年如电抹,欲谈前事恐无人。

庞眉皓首无住著,臂上念珠如皎月。

架上楞严已不看,更看脚根参一节。

人生何处不相逢,犹恐相逢是梦中。

仝是行人更分首,明朝车马各西东。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老友重逢的场景,充满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际遇的感慨。诗中的“五城何迢迢,关河茫茫隔波浪”开篇即营造出一种时空遥远、阻隔重重的氛围,预示着人物之间的距离与时间的跨度。接着,“与君别来今几时,翰林白发三千丈”一句,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长时间分别后,对方容颜变化之大,以及岁月在人身上留下的痕迹。

“形容变尽语音存,闲思往事是前身”则进一步强调了岁月对人的影响,即使外貌改变,声音依旧能勾起对往昔的回忆。接下来,“四十三年如电抹,欲谈前事恐无人”表达了对时光飞逝的感叹,以及担心找不到知音分享往事的忧虑。

“庞眉皓首无住著,臂上念珠如皎月”描绘了老友的外貌特征,通过“庞眉皓首”形象地展现了年迈之态,而“念珠如皎月”则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信仰的光芒。最后,“架上楞严已不看,更看脚根参一节”暗示了老友可能已经从深奥的宗教经典转向了更为直接的生活体验。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也有对老友现状的关切,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期待。通过集句的方式,巧妙地融合了不同情境下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生命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643)

赵秉文(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书法家。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世宗大定二十五年进士,调安塞主簿。历平定州刺史,为政宽简。累拜礼部尚书。哀宗即位,改翰林学士,同修国史。历仕五朝,自奉如寒士,未尝一日废书。能诗文,诗歌多写自然景物,又工草书,所著有《闲闲老人滏水文集》

  • 字:周臣
  • 号:闲闲居士
  • 籍贯:晚年称闲闲老
  • 生卒年:1159~1232

相关古诗词

塞上四首(其一)

穷边四十里,野户两三家。

山腹过云影,波光战日华。

汲泉寻涧曲,樵路入云斜。

随分坡田罢,还簪野草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塞上四首(其二)

因寻射雕垒,偶到杀狐川。

卤地牛羊瘦,边沙草木膻。

废城馀井臼,古戍断烽烟。

自说无征战,经今六十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塞上四首(其三)

薄宦边城里,经年无客过。

一川平地少,四面乱山多。

野色连秋塞,边声入暮河。

旧貂寒更薄,飘寄欲如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塞上四首(其四)

树霭连山郭,林烟接塞垣。

断崖悬屋势,涨水没沙痕。

烽火云间戍,牛羊岭外村。

太平闲檄手,文字付清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