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碧堂

始至荷芰生,田田湖上密。

复当花竞时,艳色凌朝日。

今来莲已枯,碧水堕秋实。

更待雪中过,群峰应互出。

樽有绿蚁醅,俎有赪壶橘。

可以持蟹螯,逍遥此居室。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翻译

荷花初开时,湖面上的菱叶繁密生长。
正值花朵争艳之时,它们的色彩鲜艳,仿佛要压过早晨的阳光。
如今荷花已经凋零,湖水里留下了秋天的莲子。
我期待在雪后走过,那时群山会更加分明地显现出来。
酒杯中有未发酵的米酒,案上有红色的壶和橘子。
可以在此处悠闲地享用螃蟹,享受这居所的宁静。

注释

始至:开始到来。
田田:形容荷叶密集的样子。
花竞时:花朵盛开的时候。
艳色:鲜艳的颜色。
今来:现在。
莲已枯:莲花已经凋谢。
雪中过:在雪后。
绿蚁醅:未发酵的米酒。
赪壶橘:红色的壶和橘子。
持蟹螯:拿着蟹钳。
逍遥:悠闲自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凝碧堂》。诗中描绘了荷叶初生、莲花盛开的夏日景象,湖面上的荷花繁密如田田,色彩鲜艳,仿佛与朝阳争辉。然而,诗人笔锋一转,写到如今荷花已经凋零,只剩下碧水承载着莲子,预示着秋天的到来。他想象在雪景中走过,湖面的峰影会更加清晰可见。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了室内的生活,提到了酒酿(绿蚁醅)和鲜美的食物(赪壶橘),以及持蟹螯的闲适享受。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色的变化引出对生活的感悟,既有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也有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梅尧臣的诗风素朴而深沉,这首《凝碧堂》也不例外。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廨后木芙蓉

托根地虽卑,凌霜花亦茂。

物禀固不迁,人情自为陋。

幸与时菊开,谁嗟发孤秀。

楚人搴木末,已见离骚就。

形式: 古风 押[宥]韵

篱上牵牛花

楚女雾露中,篱上摘牵牛。

花蔓相连延,星宿光未收。

采之一何早,日出颜色休。

持置梅卤间,染姜奉盘羞。

烂如珊瑚枝,恼翁牙齿柔。

齿柔不能食,粱肉坐为雠。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薛九公期请赋山水字诗

薛君堂悬山水字,请我试作山水诗。

呼童磨墨慰君意,强作安得有好辞。

昔年曾是杜陵客,东城水上横此碑。

字方数尺形势健,岂似取次笔画为。

东城父老语于我,推本创自开元时。

不知当时何所用,费功镵刻为瑰奇。

我去长安十载后,此石谁辇来京师。

苑中构殿激流水,暮春修禊浮酒卮。

是时祠臣出不意,酒半使赋或气萎。

日斜鸣跸不可驻,未就引去如鞭笞。

脱我幸得预此列,玉阶立写从然萁。

今虽下笔不称意,已书满幅令君嗤。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薛九宅观雕狐图

蜀中处士李怀衮,手画皂雕擒赤狐。

猛爪入颊觜迸血,短尾㒔㑛穷蹄铺。

雕争怒力狐争死,二物形意无纤殊。

一禽一兽固已别,硬羽软毛非笔模。

入君此室见此图,如在原野从驰驱。

形式: 古风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