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左司元郎中秋居十首(其三)

闲来松菊地,未省有埃尘。

直去多将药,朝回不访人。

见僧收酒器,迎客换纱巾。

更恐登清要,难成自在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山林的生活状态。开篇“闲来松菊地,未省有埃尘”写出诗人在一片无忧无虑的自然环境中漫步,心境清净,不染尘世之污。在这片静谧的松菊之地,即使是时间的流逝也似乎被忽略了。

“直去多将药,朝回不访人”表达了一种对传统社会生活的背离。诗人宁愿选择采药这一自然而然的行为,也不愿意早晨出门、晚上归来地与世俗的人群打交道。这强烈的隐逸情怀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是古代文人常有的精神追求。

“见僧收酒器,迎客换纱巾”则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诗人偶遇一位僧人正在整理用过的酒具,而自己则在准备迎接来访的宾朋,并换上干净的头巾。这不仅展示了一个简约而安详的生活场景,也反映出一种对待客人的恭敬和热情。

最后,“更恐登清要,难成自在身”表达了一种深层次的忧虑。诗人担心自己一旦踏入世俗的高位(“清要”),可能会失去原本自在自由的心性状态。这是对个人精神追求与社会角色之间冲突的一种体认。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生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超然物外、保持内心自由状态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了一丝担忧,担心自己会因为某些原因丧失这种难得的精神自在。

收录诗词(441)

张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为乌江人

  • 字:文昌
  • 籍贯: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
  • 生卒年:约767~约830

相关古诗词

和左司元郎中秋居十首(其四)

自知清静好,不要问时豪。

就石安琴枕,穿松压酒槽。

山晴因月甚,诗语入秋高。

身外无馀事,唯应笔砚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和左司元郎中秋居十首(其五)

闲堂新埽洒,称是早秋天。

书客多呈帖,琴僧与合弦。

莎台乘晚上,竹院就凉眠。

终日无忙事,还应似得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和左司元郎中秋居十首(其六)

醉倚斑藤杖,闲眠瘿木床。

案头行气诀,炉里降真香。

尚俭经营少,居闲意思长。

秋茶莫夜饮,新自作松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和左司元郎中秋居十首(其七)

每忆旧山居,新教上墨图。

晚花回地种,好酒问人沽。

夜后开朝簿,申前发省符。

为郎凡几岁,已见白髭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