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自知清静好,不要问时豪。
就石安琴枕,穿松压酒槽。
山晴因月甚,诗语入秋高。
身外无馀事,唯应笔砚劳。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逸生活的宁静与自足。"自知清静好,不要问时豪"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满足和对外界功名利禄的超然。"就石安琴枕,穿松压酒槽"则是具体描写其隐逸生活的情景,石头做枕头,古琴置于旁,通过穿过松枝来压住酒槽,展示了诗人与自然亲密相处的状态。
第三句"山晴因月甚,诗语入秋高"中,“山晴”指的是山清幽静的景象,而“因月甚”则是说这种清幽因为月光而更加深远。"诗语入秋高"表达了诗人的情感随着秋天的到来而升华,宛如大江之水,流淌不息。
最后两句"身外无馀事,唯应笔砚劳"则是说除了写作和文学创作外,别无牵挂。诗人将自己的生活简化,只留下与文字相关的简单工作,如磨砺笔墨,这也是他对生活的最高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内心世界的抒情表达,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自得其乐的精神状态。
不详
唐代诗人。汉族,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为乌江人
闲堂新埽洒,称是早秋天。
书客多呈帖,琴僧与合弦。
莎台乘晚上,竹院就凉眠。
终日无忙事,还应似得仙。
醉倚斑藤杖,闲眠瘿木床。
案头行气诀,炉里降真香。
尚俭经营少,居闲意思长。
秋茶莫夜饮,新自作松浆。
每忆旧山居,新教上墨图。
晚花回地种,好酒问人沽。
夜后开朝簿,申前发省符。
为郎凡几岁,已见白髭须。
菊地才通履,茶房不垒阶。
凭医看蜀药,寄信觅吴鞋。
尽得仙家法,多随道客斋。
本无荣辱意,不是学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