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事杂感(其二)

诸天世界尊龙象,今日山川孕豕蛇。

南牧朱波窥藏地,西流黑水入恒沙。

圣谟未许挑疆敌,贤劫居然到佛家。

别有奇谋存属国,三年转粟赖褒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近事杂感(其二)》由清代诗人曾广钧所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对当时社会时局的深刻洞察与忧虑。

首联“诸天世界尊龙象,今日山川孕豕蛇”,以“龙象”象征高尚、尊贵之物,而“豕蛇”则代表低劣、阴险之物,对比鲜明,暗示了作者对世间善恶并存的感慨。同时,“尊”与“孕”二字的运用,既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推崇,也暗含了对邪恶势力潜在威胁的警觉。

颔联“南牧朱波窥藏地,西流黑水入恒沙”,描绘了边疆的紧张局势。通过“南牧”、“窥”、“藏地”、“西流”、“黑水”、“恒沙”等词,不仅勾勒出地理空间的辽阔与复杂,更隐喻了国家边防的严峻挑战和潜在的危机。

颈联“圣谟未许挑疆敌,贤劫居然到佛家”,表达了对国家政策与宗教信仰之间关系的思考。一方面,强调了国家在处理边境问题上的谨慎态度,不轻易挑起争端;另一方面,又触及了道德与宗教的深层议题,暗示了在面对困境时,个人或集体的道德选择与信仰的重要性。

尾联“别有奇谋存属国,三年转粟赖褒斜”,揭示了作者对于解决边疆问题的独特见解。通过“奇谋”、“属国”、“转粟”、“褒斜”等词语,不仅展现了对策略与资源调配的重视,也体现了对历史经验的借鉴,特别是对褒斜道这一古代交通要道的利用,显示出对解决现实问题的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政治局势的敏锐观察,还蕴含了对道德、宗教以及策略运用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272)

曾广钧(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近事杂感(其三)

赤乌三匝绕披香,丙夜融风近柏梁。

鲁叟不讥宣谢火,武皇终用越巫方。

露台尚惜中人产,云物谁书大史祥。

终是圣明能罪己,待看修省格庭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近事杂感(其四)

紫色虽熸芒砀气,绿林方轸杞天忧。

虬髯谈笑窥全局,虎迹纵横走半球。

始信埋轮非上策,由来曲突见深谋。

尧河汤旱消灾沴,好解长刀买犊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赠英国人中国副将麦士尼威林(其一)

大地五洲穷足迹,孤军百战见雄心。

从龙识主羞胡服,回鹘输兵受汉金。

黔蜀旧僚官半显,苏扬遗孑感同深。

几番抵掌谈边务,话到维州泪不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赠英国人中国副将麦士尼威林(其二)

楚材晋用古原有,虢灭虞寒君所知。

鹬蚌相持渔者利,蛟龙得水主人危。

俄皇已启东封志,英主宁能北面谁。

幸睦中朝全小国,两家合力保高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