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感

柳花衮雪春冥冥,溪风一夜吹为萍。

萍随风去渺流水,人生无根亦如此。

故山入梦草芊芊,半窗疏雨寒食天。

晓来白发稀可数,多少朱颜化黄土。

高原冉冉青烟斜,麦饭洒松能几家。

子规叫残金粟暮,茧纸兰亭已飞去。

形式: 古风

翻译

柳絮如雪,春意朦胧,一夜溪风吹散成浮萍。
浮萍随风飘荡在流水间,人的生活就像无根浮萍般漂泊不定。
故乡的山峦在梦中翠绿繁茂,半窗细雨洒落寒食节的清晨。
早晨醒来,稀疏的白发清晰可见,多少青春红颜已化作尘土。
高原上炊烟袅袅升起,麦饭洒落在松林,几家还在烟火人间。
杜鹃鸟啼声凄凉,夕阳下金粟花凋零,古时的名帖《兰亭集序》已随风飘逝。

注释

衮雪:形容柳絮堆积如雪。
冥冥:形容春色深沉、迷茫。
萍:比喻无定所的人或事物。
芊芊:形容草木茂盛。
寒食天:清明节前一两天,禁火吃冷食的日子。
晓来:早晨来临。
茧纸:指用蚕丝制成的纸,古代用于书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柳絮如雪纷飞的景象,随着溪风飘荡,如同浮萍般无定。诗人借此寓言人生漂泊不定,如同流水中的萍踪,没有根基。他对故乡的思念在梦中化为绿意盎然的草丛,窗外细雨绵绵,恰是寒食时节。诗人感叹时光易逝,晨起发现白发渐多,曾经的红颜知己如今已化作尘土。远处高原炊烟袅袅,麦饭洒落在松间,显得寥落。夜幕降临,子规鸟哀啼,唤起对往昔《兰亭集序》的回忆,那份墨宝也已随风远去。整首诗情感深沉,借景抒怀,表达了对岁月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

收录诗词(312)

林景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德阳,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 字:德暘
  • 号:霁山
  • 籍贯:温州平阳(今属浙江)
  • 生卒年:1242~1310

相关古诗词

饯盛景则教授

空明仙人朝帝所,跨鹤凌虚堕霜羽。

洞中石髓流不乾,圣泉写入君肺腑。

潘江陆海一目尽,自提脩绠汲千古。

碧芹水冷涵夜灯,丹凤山空鸣晓鼓。

有时白战风骚场,小巫见之缩双股。

饭虽不足仁义腴,墙阴老荠羹春苦。

丈夫出处各有道,天地纲常要撑拄。

俗吏惟知骋刀笔,腐儒亦或拘训诂。

云雾窗寒森宝书,广文袖有修月斧。

离亭酒短秋帆开,雁荡峰前桂花雨。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南山有孤树

南山有孤树,寒乌夜绕之。

惊秋啼眇眇,风挠无宁枝。

托身未得所,振羽将逝兹。

高飞犯霜露,卑飞触茅茨。

乾坤岂不容,顾影空自疑。

徘徊向残月,欲堕已复支。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故衣

箧中出故衣,络纬声四壁。

昔年慈母线,一一手所历。

眷眷游子心,恻恻虚堂夕。

逝水不返流,孤云杳无迹。

空令揽衣人,一线泪一滴。

衣弊柰有时,母恩无穷期。

终怜寸草心,何以报春晖。

朝寒纵砭骨,念此不忍披。

且复返所藏,永寄霜露思。

形式: 古风

故宫

惊风吹雨过,历历大槐踪。

王气销南渡,僧坊聚北宗。

烟深凝碧树,草没景阳钟。

愁见花砖月,荒秋咽乱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