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衣

箧中出故衣,络纬声四壁。

昔年慈母线,一一手所历。

眷眷游子心,恻恻虚堂夕。

逝水不返流,孤云杳无迹。

空令揽衣人,一线泪一滴。

衣弊柰有时,母恩无穷期。

终怜寸草心,何以报春晖。

朝寒纵砭骨,念此不忍披。

且复返所藏,永寄霜露思。

形式: 古风

翻译

箱子里取出旧衣裳,纺织娘的叫声回荡在四壁。
那些年母亲亲手纺织的线,每根都承载着她的爱意。
远行游子的心,傍晚空荡的厅堂里充满哀伤。
流水不再回头,孤云飘渺无痕。
只让穿衣服的人,每一线都凝聚成一滴泪水。
衣物再破旧也有结束的时候,但母爱却永远没有止境。
我深深感激如小草般的孝心,如何报答她那如春日阳光般的恩情。
早晨寒风刺骨,想到这些就难以穿上这衣裳。
暂且收回衣物,长久地寄托对霜露中的母亲的思念。

注释

箧中:箱子。
故衣:旧衣物。
络纬:纺织娘。
声四壁:声音环绕四面墙壁。
昔年:过去。
慈母线:母亲亲手纺织的线。
一一手所历:每根都是亲手编织的。
眷眷:深切的。
游子心:远行者的心。
恻恻:悲伤的样子。
虚堂夕:空荡的厅堂傍晚。
逝水:流水。
孤云:孤零零的云。
揽衣人:穿衣服的人。
一线泪一滴:每一线都化作一滴泪。
时:终结。
寸草心:微小的孝心。
春晖:春天的阳光。
纵:即使。
砭骨:刺骨寒冷。
且复:暂且。
霜露思:对霜露的思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景熙的《故衣》,通过对旧衣物的描绘,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怀念和感激之情。诗的开篇"箧中出故衣,络纬声四壁",通过打开箱子取出旧衣,营造出一种凄凉而怀旧的氛围,络纬(纺织娘)的鸣叫声更增添了孤独与思念的情绪。

"昔年慈母线,一一手所历",诗人回忆起过去母亲亲手缝制衣物的情景,每一针每一线都凝聚着母爱,感人至深。接下来的"眷眷游子心,恻恻虚堂夕",表达了游子在外的思乡之情,夜晚的寂静更显得内心的孤寂和对母亲的思念。

"逝水不返流,孤云杳无迹",诗人以流水和孤云比喻时光流逝和母爱的不可追回,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母爱的伟大。"空令揽衣人,一线泪一滴",写出了诗人抚摸衣物时的感伤,泪水滴在衣上,寄托了无尽的哀思。

最后两句"衣弊奈有时,母恩无穷期",强调了衣物虽旧,但母爱永恒,无法报答的母恩让诗人感到无奈。"终怜寸草心,何以报春晖",以小草报春比喻子女对母亲恩情的微薄回报,表达了深深的愧疚和感激。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日常衣物这一物象,传达出对母亲深深的怀念和感恩之情,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收录诗词(312)

林景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德阳,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 字:德暘
  • 号:霁山
  • 籍贯:温州平阳(今属浙江)
  • 生卒年:1242~1310

相关古诗词

故宫

惊风吹雨过,历历大槐踪。

王气销南渡,僧坊聚北宗。

烟深凝碧树,草没景阳钟。

愁见花砖月,荒秋咽乱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故相贾氏居

当年搆华居,权燄倾卫霍。

地力穷斧斤,天章焕丹雘。

花石拟平泉,川途致兹壑。

唯闻丞相嗔,肯后天下乐。

我来陵谷馀,山意已萧索。

苍生堕颠崖,国破身孰托。

空悲上蔡犬,不返华表鹤。

丈夫保勋名,风采照麟阁。

胡为一声钲,聚铁铸此错。

回首耒草碑,荒烟掩馀怍。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柳下渔次韵

瓦瓯一醉万事了,醒来然竹清溪晓。

半蓑烟雨披春寒,堤上落红已如扫。

荒矶白鸟无离愁,明月清风满幽抱。

却怜灞水长亭西,几树柔条不得老。

汉槎丙穴今已非,网罟相寻纵鳞少。

何如卷钓两忘机,鱼向树根吹絮饱。

形式: 古风

禹穴

古迹微茫久,云深锁薜萝。

洞前青壁坼,世外素书多。

猿狎垂山木,龙灵起井波。

相传通海眼,鱼网得金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