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有孤树

南山有孤树,寒乌夜绕之。

惊秋啼眇眇,风挠无宁枝。

托身未得所,振羽将逝兹。

高飞犯霜露,卑飞触茅茨。

乾坤岂不容,顾影空自疑。

徘徊向残月,欲堕已复支。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南山有棵孤独的树,寒冷的乌鸦夜晚围绕着它。
秋天来临,它凄凉地鸣叫,风吹动树枝,它无法安宁。
它的归宿还未找到,振翅欲离此地。
无论是高飞直上冒着霜露,还是低飞触碰茅屋屋檐。
天地之间难道没有容身之处?它却只是望着自己的影子疑惑。
在残月下徘徊,想要落下却又支撑着不坠。

注释

南山:指代南方的山。
孤树:孤独的树。
寒乌:寒冷季节的乌鸦。
绕:环绕。
惊秋:因秋意而惊动。
眇眇:形容叫声凄清。
挠:摇动。
无宁枝:不安宁的树枝。
托身:寻找栖身之处。
振羽:振动翅膀。
卑飞:低飞。
触茅茨:碰到茅草屋顶。
乾坤:天地。
顾影:回头看影子。
徘徊:犹豫不决。
残月:即将落下的月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夜山中孤树的画面,通过寒鸦的活动,展现了诗人孤独无依的情感。"南山有孤树"开篇点题,孤树的形象象征着诗人的独立与落寞。"寒乌夜绕之",乌鸦在深夜围绕着这棵孤树,增添了凄凉的氛围。

"惊秋啼眇眇",乌鸦因秋意而惊啼,声音哀婉,反映了诗人心中的愁绪。"风挠无宁枝",秋风吹动树枝,使孤树更加动荡不安,暗示了诗人生活的动荡和内心的不平静。

"托身未得所,振羽将逝兹",诗人寓言自己如同寒鸦,找不到安身之处,即将离去,表达了对未知命运的无奈和迷茫。"高飞犯霜露,卑飞触茅茨",无论选择高飞还是低飞,都充满了艰难和困苦。

"乾坤岂不容",诗人质问天地为何不能容纳自己,流露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自我价值的质疑。"顾影空自疑",诗人看着自己的倒影,内心充满疑惑和孤独。

最后两句"徘徊向残月,欲堕已复支",诗人独自在月光下徘徊,仿佛在做最后的挣扎,但又无法阻止坠落的命运,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绝望和无力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孤树寒鸦为载体,寓言性地表达了诗人身处乱世,人生无依的境遇和对未来的深深忧虑。

收录诗词(312)

林景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德阳,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 字:德暘
  • 号:霁山
  • 籍贯:温州平阳(今属浙江)
  • 生卒年:1242~1310

相关古诗词

故衣

箧中出故衣,络纬声四壁。

昔年慈母线,一一手所历。

眷眷游子心,恻恻虚堂夕。

逝水不返流,孤云杳无迹。

空令揽衣人,一线泪一滴。

衣弊柰有时,母恩无穷期。

终怜寸草心,何以报春晖。

朝寒纵砭骨,念此不忍披。

且复返所藏,永寄霜露思。

形式: 古风

故宫

惊风吹雨过,历历大槐踪。

王气销南渡,僧坊聚北宗。

烟深凝碧树,草没景阳钟。

愁见花砖月,荒秋咽乱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故相贾氏居

当年搆华居,权燄倾卫霍。

地力穷斧斤,天章焕丹雘。

花石拟平泉,川途致兹壑。

唯闻丞相嗔,肯后天下乐。

我来陵谷馀,山意已萧索。

苍生堕颠崖,国破身孰托。

空悲上蔡犬,不返华表鹤。

丈夫保勋名,风采照麟阁。

胡为一声钲,聚铁铸此错。

回首耒草碑,荒烟掩馀怍。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柳下渔次韵

瓦瓯一醉万事了,醒来然竹清溪晓。

半蓑烟雨披春寒,堤上落红已如扫。

荒矶白鸟无离愁,明月清风满幽抱。

却怜灞水长亭西,几树柔条不得老。

汉槎丙穴今已非,网罟相寻纵鳞少。

何如卷钓两忘机,鱼向树根吹絮饱。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