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李溉之学士白云半閒

山中多白云,何由到城邑。

招之恐不来,欲揽遽无迹。

栖檐候晨光,纳牖作秋色。

用冲不为盈,常住宁若客。

分张任苍松,散落还白石。

日照香炉峰,月射仙掌侧。

有恩封一乡,与子当共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白云在山中的自由飘逸与难以捉摸的形象,以及其对城市生活的远离。虞集通过“山中多白云,何由到城邑”表达了白云与尘世的隔绝,接着“招之恐不来,欲揽遽无迹”进一步强调了白云的不可触及性。诗人想象着白云在晨光中栖息于屋檐,在窗户中化作秋色,展现了白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用冲不为盈,常住宁若客”则表达了白云虽自由自在,却也保持着谦逊与宁静的态度,不因外界而改变自我。“分张任苍松,散落还白石”描绘了白云与自然界的其他元素相融合的场景,既独立又融入整体。最后,“日照香炉峰,月射仙掌侧”以壮丽的自然景象作为背景,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

“有恩封一乡,与子当共食”则可能象征着白云给予人们的恩惠,以及它与人们共享自然的美好。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白云的神秘与美丽,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和赞美。

收录诗词(473)

虞集(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人称邵庵先生。少受家学,尝从吴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李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著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素负文名,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诗与揭傒斯、范梈、杨载齐名,人称“元诗四家”

  • 字:伯生
  • 号:道园
  • 生卒年:1272~1348

相关古诗词

为范尊师赋云林清游

太茅千仞下,结屋三四楹。

云林户牖润,鹤去海天平。

坐上发长啸,人间闻玉笙。

斸苓春雾重,煮朮晚烟轻。

绿室嘘丹气,苍崖受日精。

樵遗伐木斧,真降引霓旌。

九鼎金还就,千龄树不倾。

问谁解居此,云是范长生。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送李彦方闽宪

七闽去天远,颠连苦无告。

牧人受深寄,昧者覆为暴。

犀象杂金贝,饥渴剧饫膏。

大言相鄙夷,餍夺心自恔。

岂无循廉吏,实病黑白挠。

聪明属旒黈,听荧资所到。

李侯金闺彦,图史擅雠校。

晨闻大夫奏,夕理武夷棹。

君子慎修职,宁适丰廪稍。

蕉荔甘多毒,姜桂老堪芼。

所怀延平翁,扬休似明道。

授受有源委,精微足深讨。

言立圣如在,表正愚可造。

师匠久不兴,真妄如枘凿。

云何诮支离,肆诞长凶傲。

异言古所诛,末学足深悼。

闽虽在海隅,前闻此渊奥。

正谊从简编,良俗宜善导。

赠言不及他,持此永为好。

形式: 古风

题郑秀才隐居

陶翁昔好菊,荒径不暇锄。

素琴初无弦,名酒亦屡虚。

虽有二三子,薪水不读书。

凄凉千载下,高名将焉如。

不如鬼谷洞,郑子乐有馀。

种菊以为田,田中更为庐。

善药不二价,咏觞送居诸。

有子挥五弦,凉风在庭除。

时来青田鹤,亦出濠梁鱼。

昨者游京师,侯门曳华裾。

捧檄忽一喜,翩然告归与。

芳蒲采甘露,玉浆酿清醑。

老父坐堂上,稚子具篮舆。

晨游南山陲,暮濯清水渠。

席閒抚猗兰,房中咏《关雎》。

以此得高寿,何必南阳居。

形式: 古风

题朱邸竹木

猗猗淇园竹,结根盘石安。

枝干相扶持,风雨不可干。

其实凤所食,君子思保完。

恒恐声影疏,萧条霜露寒。

金玉慎高节,千载承清欢。

形式: 古风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