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刘张沈李想神姿,从事谁知老更奇。
不恨古人吾不见,稼轩妙语故堪思。
这首诗由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期的诗人陈曾寿所作,名为《和苏堪夜饮三首(其三)》。诗中以“刘张沈李”开篇,巧妙地运用了古代文人雅士的典故,将他们与“神姿”相连,引出对“从事”(可能指诗人的朋友或同行)的赞美。接着,诗人表达了对古代文学巨匠的敬仰之情,同时强调自己虽未得见古人,但依然能欣赏并思考他们的作品,特别是提到宋代词人辛弃疾(稼轩)的妙语,显示出对古典文学的深厚情感和独到见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学的热爱与敬重,也体现了其在艺术创作上的自信与独立思考能力。通过对比古今,诗人表达了对传统文学价值的认同,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创作的期待与追求。
不详
诗人。复志、焦庵,家藏元代吴镇所画《苍虬图》,因以名阁,自称苍虬居士,状元陈沆曾孙。光绪二十九年进士,官至都察院广东监察御史,入民国,筑室杭州小南湖,以遗老自居,后曾参与张勋复辟、伪满组织等。书学苏东坡,画学宋元人。其诗工写景,能自造境界,是近代宋派诗的后起名家,与陈三立、陈衍齐名,时称海内三陈
朋比薰炉怯酒尊,寒林相对耿朝昏。
看看雪霁三月暮,辛苦春工换小园。
宫禁扫除甘冗散,归来面壁却如僧。
多君挽出纵谈笑,亦似东风来引绳。
不欠鱼羹未拂衣,端平心事付谁知。
瓮齑食籍同寒士,犹是希文画粥时。
把卷微吟辄断肠,一生同病只冬郎。
分明坐久槎逢斗,不待归来海已桑。
无限幽情随暮雨,几多清泪湿红芳。
颠连莫为唐昭惜,正有随身孤凤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