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御京山孙君既以绩最赠其二尊人矣尚以不及终侍为永思之图以志感王子歌以宽之

御史台中柏,哑哑乌夜啼。

返哺既以乖,风木不宁栖。

子心安可穷,物理故难齐。

峨峨京山阡,上有黄金题。

丹纶标玄德,彤管写青闺。

谁云二枯骨,忽若吐云霓。

我诵孝终篇,不为御史凄。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名为《侍御京山孙君既以绩最赠其二尊人矣尚以不及终侍为永思之图以志感王子歌以宽之》。诗中描绘了对逝去先人的哀思与怀念之情,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孝道的深刻理解与尊重。

“御史台中柏,哑哑乌夜啼。” 开篇以御史台中的柏树和夜啼的乌鸦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肃穆而略带悲凉的氛围,预示着后文将要表达的哀思之情。

“返哺既以乖,风木不宁栖。” 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返哺”这一动物界的自然现象,比喻孝顺子女对父母的照顾与关怀,而“风木不宁栖”则暗示了父母离世后的孤独与不安,表达了对失去亲人的深切哀悼。

“子心安可穷,物理故难齐。” 这里诗人反思了人生的无常与命运的不可预测,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世事变迁的感慨。

“峨峨京山阡,上有黄金题。” “京山阡”指的是京城附近的墓地,“黄金题”可能是指墓碑上的文字,这里通过描绘墓地的景象,寄托了对逝者的怀念与敬仰。

“丹纶标玄德,彤管写青闺。” 这两句描述了墓碑上刻有对先人美德的颂扬,以及对家庭女性成员的纪念,体现了对道德品质和家庭传统的重视。

“谁云二枯骨,忽若吐云霓。” 最后两句以奇特的想象,将逝去的先人形象化为云霓,寓意他们的精神如同彩虹般永恒,虽已离世,但其美德与影响却如同云霓般在人间流传,给人以慰藉与启示。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和对孝道的崇高敬意,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7088)

王世贞(明)

成就

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经历

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

  • 称谓:又号弇州山人
  • 字:元美
  • 号:凤洲
  •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 生卒年:1526年-1590年

相关古诗词

题凤麓图为姚使君赋

消摇朱雀桁,栖托乌龙宫。

下有百顷筠,上有千尺桐。

彩翮西北来,丹霞蔽长空。

宁非希世瑞,阿阁不见容。

感作嶰谷鸣,鸣声何雍雍。

俗耳故寡谐,伶伦安所从。

我欲谱此曲,此曲不忍终。

形式: 古风

耿大夫入为司徒领太仓事时余方上书乞骸赋此赠别(其一)

白日丽中天,氛翳浩纵横。

饥虎欲啮人,何必避豪英。

夫子邦司直,焉能不持衡。

抗疏排九阍,天听时未恒。

徙公大司农,欲以平两争。

伊余非良璧,委路任青蝇。

但令识者怜,甘为忌者憎。

公其振霄路,余当返岩耕。

形式: 古风

耿大夫入为司徒领太仓事时余方上书乞骸赋此赠别(其二)

大道无町畦,万类时并育。

苟非日相啮,焉在伤局促。

余岂工宦人,逝当返空谷。

嗟此尧汤世,三岁谷不熟。

所患已剥肤,岂惟仅蒿目。

矫矫耿寿昌,常平初见属。

涣汗今大号,屯膏古明勖。

窃因有氏言,君以百姓足。

形式: 古风

章丘张虞部子发考绩便道归寿其父母为成古体应之

我昔游阳丘,其土秀而丰。

近有女郎山,远有丈人峰。

蒸为芝与兰,扬芬于帝宫。

凤皇从北来,口衔紫泥封。

云霞光照耀,山峰对巃嵷。

堂上双和鸣,音声何雍雍。

制锦为彩衣,割禄充朝饔。

俱称千金寿,行乐浩无终。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