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严逸人东溪泛舟

子陵江海心,高迹此闲放。

渔舟在溪水,曾是敦夙尚。

朝霁收云物,垂纶独清旷。

寒花古岸傍,唳鹤晴沙上。

纷吾好贞逸,不远来相访。

已接方外游,仍陪郢中唱。

欢言尽佳酌,高兴延秋望。

日暮浩歌还,红霞乱青嶂。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翻译

子陵隐居在江海深处,他的高洁在这里得以悠闲放纵。
他曾乘着渔舟在溪水中,坚守着早年的理想和追求。
早晨雨过天晴,云雾散去,他独自垂钓,心境空旷而宁静。
岸边的寒冷花朵和晴空中的鹤鸣,增添了他心中的孤寂与高雅。
我深深喜爱他的贞洁和超逸,不远千里来拜访。
我已经加入了他的隐逸生活,也参与了他的诗酒唱和。
我们畅谈佳酿,欢愉的心情延伸到秋天的远望。
日落时分,我们高歌而归,红霞与青山交织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注释

江海心:江海深处。
闲放:悠闲放纵。
敦夙尚:早年的理想和追求。
垂纶:垂钓。
清旷:心境空旷宁静。
寒花:寒冷的花朵。
相访:拜访。
方外游:隐逸生活。
郢中唱:诗酒唱和。
秋望:秋天的远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诗人以"子陵江海心"自诩,表达了他胸怀宽广,如同江海一般能容纳万物。"高迹此闲放"则是说他的脚步在这宁静的环境中自由漫游。

接下来的两句"渔舟在溪水,曾是敦夙尚"描写了诗人与渔舟为伴,与自然为伍的情景。"朝霁收云物"表达了一种清晨云雾散去,万物显露的景象,而"垂纶独清旷"则突出了诗人钓鱼时的孤独与宁静。

"寒花古岸傍,唳鹤晴沙上"中的"寒花"可能指的是早春时节的梅花或者是其他耐寒的植物,这些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美丽的画面。"唳鹤"则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情形。

"纷吾好贞逸,不远来相访"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期盼,希望朋友能远离世俗的喧嚣,来到这片宁静之地进行交流。"已接方外游,仍陪郢中唱"则是说诗人与友人在自然中游历,同时也享受着歌唱带来的乐趣。

"欢言尽佳酌,高兴延秋望"中的"欢言"和"佳酌"都表达了一种愉悦的交流和饮酒的快乐,而"高兴延秋望"则是说在这个过程中,诗人对未来的展望充满了期待。

最后两句"日暮浩歌还,红霞乱青嶂"描绘了日落时分,诗人与友人豪放地歌唱,然后返回的情景。"红霞乱青嶂"则是说天边的晚霞如同点缀在山峦之上,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生活情趣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清净自守、超然世外的向往。

收录诗词(435)

钱起(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 字:仲文
  • 籍贯:吴兴(今浙江湖州市)
  • 生卒年:722?—780年

相关古诗词

同李五夕次香山精舍访宪上人

彼岸闻山钟,仙舟过苕水。

松门入幽映,石径趋迤逦。

初月开草堂,远公方觏止。

忘言在闲夜,凝念得微理。

泠泠功德池,相与涤心耳。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寻华山云台观道士

秋日西山明,胜趣引孤策。

桃源数曲尽,洞口两岸坼。

还从冈象来,忽得仙灵宅。

霓裳谁之子,霞酌能止客。

残阳在翠微,携手更登历。

林行拂烟雨,溪望乱金碧。

飞鸟下天窗,袅松际云壁。

稍寻玄踪远,宛入寥天寂。

愿言葛仙翁,终年鍊玉液。

形式: 古风

早渡伊川见旧邻作

鹍鸡鸣早霜,秋水寒旅涉。

渔人昔邻舍,相见具舟楫。

出浦兴未尽,向山心更惬。

村落通白云,茅茨隐红叶。

东皋满时稼,归客欣复业。

形式: 古风

江行无题一百首(其九十七)

高峰有佳号,千尺倚寒松。

若使炉烟在,犹应为上公。

形式: 五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