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其六)

手捻黄花无意绪,等闲行尽回廊。

卷帘芳桂散余香。枯荷难睡鸭,疏雨暗池塘。

忆得旧时携手处,如今水远山长。

罗巾浥泪别残妆。旧欢新梦里,闲处却思量。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秋日庭院的画面,诗人辛弃疾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内心的孤寂与怀旧之情。首句“手捻黄花无意绪”,以动作传达出诗人无精打采的情绪,对黄花的随手把玩反映出他此时的心不在焉。接着,“等闲行尽回廊”暗示了他在庭院中漫无目的地游走,寻找慰藉。

“卷帘芳桂散余香”写的是诗人卷起窗帘,桂花的香气飘散出来,但这种香味只能短暂地抚慰他的愁绪,因为“枯荷难睡鸭,疏雨暗池塘”,枯萎的荷叶和稀疏的雨声更增添了环境的冷清和凄凉。这里,诗人借景抒情,寓情于物,表达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下片转入对过去的回忆,“忆得旧时携手处”,诗人想起了昔日与人携手共游的美好时刻,然而现在却是“如今水远山长”,距离遥远,人事已非。最后两句“罗巾浥泪别残妆,旧欢新梦里,闲处却思量”,诗人用湿润的罗巾擦拭眼泪,感叹旧日欢愉只存在于梦境之中,即使在闲暇时分,也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那些往事。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秋日景色为背景,通过个人的情感变化,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和现实中的孤独落寞,具有浓厚的怀旧情感和淡淡的哀愁。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临江仙(其一)探梅

老去惜花心已懒,爱梅犹绕江村。一枝先破玉溪春。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

剩向空山餐秀色,为渠著句清新。竹根流水带溪云。醉中浑不记,归路月黄昏。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其一)侍者阿钱将行,赋钱字以赠之

一自酒情诗兴懒,舞裙歌扇阑珊。

好天良夜月团团。杜陵真好事,留得一钱看。

岁晚人欺程不识,怎教阿堵留连。

杨花榆荚雪漫天。从今花影下,只看绿苔圆。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

莫笑吾家苍壁小,棱层势欲摩空。

相知惟有主人翁。有心雄泰华,无意巧玲珑。

天作高山谁得料,解嘲试倩扬雄。

君看当日仲尼穷。从人贤子贡,自欲学周公。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其三)

春色饶君白发了,不妨倚绿偎红。

翠鬟催唤出房栊。垂肩金缕窄,蘸甲宝杯浓。

睡起鸳鸯飞燕子,门前沙暖泥融。

画楼人把玉西东。舞低花外月,唱澈柳边风。

形式: 词牌: 临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