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韵仲宗天宁见怀月馀卧病横山得其诗颇动念所以末句见意

病逢木上坐,携我曲栏行。

远水兼潮阔,层山带角横。

秋随北雁到,愁向暮蛩生。

正怯骚人句,诗坛莫浪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病中独坐树梢头,扶着弯曲的栏杆漫步。
远处的水面宽阔,连同潮汐一起涌动,层层叠叠的山峦像画一样横亘天际。
秋天随着北归的大雁到来,傍晚的蟋蟀声增添了忧愁。
我害怕触动诗人的敏感神经,诗坛上的结盟不要轻易做出。

注释

病:疾病。
逢:遇到。
木:树木。
坐:坐下。
曲栏:弯曲的栏杆。
远水:远方的水面。
潮阔:潮水宽广。
层山:层层叠叠的山峦。
带角横:像有角一样横跨。
秋:秋天。
北雁:北归的大雁。
暮蛩:傍晚的蟋蟀。
怯:害怕。
骚人:诗人。
句:句子。
诗坛:诗的世界。
莫浪盟:不要轻易结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病逢木上坐,携我曲栏行"表达了诗人因病稍作休息,但仍愿意与友人同游山间曲径的情景。接下来的"远水兼潮阔,层山带角横"则是对周遭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出一幅开阔而又层次丰富的山水画卷。

诗歌随后转入秋季的氛围,"秋随北雁到,愁向暮蛩生"表达了诗人对秋天来临的感受,以及听到蛩鸣声时所产生的情绪波动。这种情绪在接下来的"正怯骚人句,诗坛莫浪盟"中得到升华,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对于诗歌艺术的自信和坚守,即使是在病中,也不愿意随便许下什么诺言或承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和对文学创作的严肃态度。

收录诗词(779)

李弥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 号:筠西翁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085~1153

相关古诗词

和颖仲山行即事

平芜新绿占封圻,横路游丝网落晖。

山径人稀藏窈窕,禅扉春尽老芳菲。

缓行照水知鱼乐,随意穿花见蝶飞。

二子舁篮今夜月,龙钟犹胜杖藜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奉陪赵彦术登叠嶂还饮陵峰梅竹间

春晓飞花一尺围,旋看风力屑琼瑰。

广寒宫殿千门启,群玉峰峦四面开。

直节自强深笑竹,清姿堪并绝知梅。

使君剩有延枝意,收拾寒光上酒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奉酬龙兴益老伽陀

居士心如出岫云,逢场作戏不求真。

桃花自落非关雨,梅子半黄知是春。

此外更无身外事,闲中那得个中人。

箭锋相拄君休问,千里同风始见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学士兄还乡之始会宾亲石门寺以病不能往公晔颖仲有诗次韵

群贤嘉会走舆臣,乍喜郎星照七闽。

寺近南塘钟秀丽,筵开晚水荐甘珍。

放怀想尽百川饮,留客应生四角轮。

我独沉疴方面壁,愈风赖有两骚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