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风蘤幡幡续去条,一朝欢尽负霞朝。
人间赋笔如公少,借问离愁著底浇。
此诗描绘了一场在晏太尉西园举行的晚春宴会,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对欢聚时光的珍惜以及对离别愁绪的表达。首句“风蘤幡幡续去条”以轻盈的风和飘逸的柳絮烘托出春意渐浓的画面,接下来“一朝欢尽负霞朝”则表现了宴会中人们尽情享乐直至日落西山,一时之间欢聚尽去,不禁让人感到时光易逝。
第二句“人间赋笔如公少”,诗人借用书法中的笔力来比喻人生,暗示着生命短暂且不易再遇。最后一句“借问离愁著底浇”则抒发了对即将到来的离别之情的担忧与预感,用“借问”表达出一种无奈和不舍。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于时光、友谊以及人生的深刻体悟。
不详
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涡曲攀花泥酒卮,西园春去一凝思。
谢公今系苍生望,无复东山携妓时。
北平心计尽红牙,五日雕鞍暮到家。
林下觅春春已晚,绿杨枝暗不通鸦。
终年羁束厌华绅,暂到林墟似出尘。
尽是机心可忘处,争教鱼鸟不留人。
千里梁陈一眺分,古愁今恨枉相闻。
早须跋马收清思,莫看沈西日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