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口占谢诸送客十首(其十)

三载愁闻长乐钟,梦魂常绕五湖东。

此身忽在扁舟上,开眼犹疑是梦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文徵明所作,名为《马上口占谢诸送客十首(其十)》。诗中描绘了诗人离别时的复杂心情与对过往时光的深切怀念。

首句“三载愁闻长乐钟”,以“三载”点明时间跨度,暗示诗人经历了三年的离愁别绪,长乐钟声的响起,仿佛是离别的号角,让诗人内心充满了忧伤。次句“梦魂常绕五湖东”,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留恋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梦魂不自觉地回到了那充满回忆的五湖东畔,流露出一种深深的不舍之情。

接着,“此身忽在扁舟上”,诗人仿佛突然置身于扁舟之中,这一转变既是对现实的描述,也是对内心情感的投射,暗示着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而“开眼犹疑是梦中”则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诗人睁眼后发现自己身处扁舟之上,却仍怀疑这一切是否只是梦境,表达了对现实与梦境难以分辨的感慨,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转换,展现了诗人离别之际的复杂心境,既有对过去的留恋,也有对未来的憧憬,以及对现实与梦境界限模糊的思考,体现了文徵明诗风中的深情与哲思。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阻冰潞河简同行黄太史才伯

长河十月朔风悲,零落貂裘不受吹。

冰雪峥嵘惊岁晚,江湖寂寞滞归期。

谁怜阮籍穷途泣,自笑穰侯见事迟。

忽忆同行黄太史,篝灯何处拥书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次韵荅徐子容学士见怀三首(其一)

解却从前供奉衣,朝行除籍简书稀。

非关疏拙明时弃,自惜驱驰雅志违。

飘泊又惊年欲暮,蹉跎再见月流辉。

玉堂学士青云上,也念天涯人未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次韵荅徐子容学士见怀三首(其二)

霜华惨淡袭征衣,关朔萧条雁影稀。

游子天涯苦行役,故人岁晚惜分违。

还家短梦秋无赖,伴客残缸夜有辉。

犹胜前时羸马上,满头风雪趁朝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次韵荅徐子容学士见怀三首(其三)

南来拂拭芰荷衣,旋觉沙尘出郭稀。

我已去来无复恋,天于人事每多违。

流澌十月关河冷,积雪千山草木辉。

想见幽居无限好,春风应待主人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