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抖擞老精神,飘蓬又一春。
敢言惟有我,每恨不如人。
文字须称韵,功名莫认真。
青铜杖头在,留与买乌薪。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仇远的作品,名为《遣意(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超脱与豁达之情怀。
"抖擞老精神,飘蓬又一春":诗人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即使到了老年,也还能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就像蓬草一样随风飘扬,又迎来了新的春天。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力的赞美和对自然界的顺应。
"敢言惟有我, 每恨不如人":这两句流露出诗人的一种自信与自豪,同时也透露了一丝自谦。诗人认为只有自己能真正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但同时他又觉得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常人。这既体现了诗人的独立性格,也反映出他对自身的深刻认识。
"文字须称韵,功名莫认真":这里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功名利禄的心态。他认为文学创作应追求艺术境界(称韵),而对于世俗的功名则持一种淡然的态度。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文学纯粹性的追求和对物质荣誉的不屑一顾。
"青铜杖头在,留与买乌薪":这两句是说诗人手中拿着一个青铜做成的拐杖,这个拐杖可以用来换取一些柴火。这里可能隐含着诗人的清贫生活,同时也表现了他对物质生活的简单需求。
总体而言,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自在飞花的生活态度。他既有对生命力的热爱和自信,也不乏对世俗功名的超脱与淡漠。这种情感和态度在中国古代文人中颇为常见,体现了他们对于个人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内心的平和宁静。
不详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衮衮岁年晚,冥冥车马尘。
饥乌方畏雪,冻草已矜春。
乡老知谁健,儒官自古贫。
明朝除夜近,市井悄无人。
宦游今倦矣,岁晚意何如。
腊雪不到地,春风先满闾。
邻翁寒乞炭,溪女晓供鱼。
多有梅花处,吾将卜隐居。
翼翼山千朵,萧萧屋数间。
石崖不可度,门径几曾关。
绿树经秋在,白云终日閒。
依稀镜湖曲,西岛水回环。
五更相次晓,一曲有馀清。
忽醒山林梦,遥闻鼓角声。
背风还迤逦,带月最分明。
莫作边城看,长淮久息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