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文行俱高妙,声名五十秋。
君恩来草泽,子舍上瀛洲。
有相身须尽,无谁泪不流。
庭前云盖石,长伴影堂愁。
这是一首充满深情和怀念之情的挽诗,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与缅怀。诗人以“文行俱高妙,声名五十秋”开篇,赞颂逝者一生文才出众、品行高尚,其美好名声如同五十年秋风一样普及而深远。
接着,“君恩来草泽,子舍上瀛洲”两句中,“君恩”指的是逝者的恩德惠泽,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大地上的每一寸草泽;“子舍”则是逝者生前的居所,而今已空寂,仅剩下回忆。瀛洲,是古代帝王墓葬的称呼,这里暗示逝者的高贵身份和其身后的陵寝。
“有相身须尽,无谁泪不流”表达了诗人对逝者深切的哀悼之情。在这悲痛中,所有与逝者有过交集的人都无法抑制自己的悲伤,每个人眼中都布满了泪水。
最后,“庭前云盖石,长伴影堂愁”则描绘了一幅逝者墓前的景象。庭前的石头被天上的浮动云朵所覆盖,与逝者的身影一同陪伴在空旷的厅堂中,让人心生凄楚之感。
整首诗通过对逝者生前德行和身后的陵寝的描绘,传达了诗人深沉的哀思与不舍。
不详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乡校咨模范,闺门慕典刑。
爱看高士传,欲注净名经。
素节标家牒,芬情勒冢铭。
近谁瞻碧落,应见少微星。
善颂堂中客,华严会里人。
生为天所祐,没与佛相亲。
祖送逾千两,哀号动四邻。
宜祠瑞筠社,永配蜀江神。
制诏频来试玉京,清途犹自滞豪英。
策高三道竟何用,恩拜二亲方尔荣。
嵇阮襟怀终旷达,仪秦才术本纵横。
阆中胜事知无限,且向城南烂漫行。
素节乡评重,清芬世阅传。
谢家儿侄盛,穆宅弟兄贤。
展矣兹良士,嗟乎不永年。
西风寄哀调,愿为唱新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