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素节乡评重,清芬世阅传。
谢家儿侄盛,穆宅弟兄贤。
展矣兹良士,嗟乎不永年。
西风寄哀调,愿为唱新阡。
这是一首颂扬乡里贤士之才德的诗句。开篇“素节乡评重,清芬世阅传”,表明乡间对某位贤士的品行和教诲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并且这种美好的名声流传于世。接着“谢家儿侄盛,穆宅弟兄贤”进一步描绘出一个家庭或家族中,充满了才德兼备的人才,这些人不仅个别贤能,更是家族中的佼佼者。
然而,诗人的情感在“展矣兹良士,嗟乎不永年”一句中发生转折。这里的“展矣”指的是对贤士的赞美和颂扬,而“嗟乎不永年”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些才俊生命短暂、功业难以长久的感慨和悲哀。
最后两句“西风寄哀调,愿为唱新阡”,诗人借助秋风的意象,寄托自己的哀伤之情,并表达了想要为这类贤士创作新的颂歌,以此来传承他们的美德和精神。
整体而言,这段诗句不仅展示了作者对乡间贤士的崇敬,更流露出对才俊易逝世、功业难久的感慨。诗人通过这种表达,寄寓了对人才永恒价值的追求,以及对美好事物持续传颂的愿望。
不详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候骑排弓箙,牙门换戟衣。
使麾方报入,神柩已云归。
关吏惊来往,乡人叹是非。
生平幽石在,谁为刻珠玑。
巫峡乘轺去,涪江拥节还。
方来赴京兆,又出领潼关。
髀肉川涂瘦,颠毛案牍斑。
音容今遂已,清血为公潸。
人前常奉诧,张也好堂堂。
处众谦和甚,居官志力强。
当时君壮健,在座我苍浪。
今日翻相哭,无言问彼苍。
昔在天彭郡,侨居过一冬。
感君常见访,无日不相从。
远寺携棋局,高亭把酒钟。
谁知三载后,孤冢列新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