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补亡,并引(其一)

征西天府,重九令节。驾言龙山,宴凯群哲。

壶歌雅奏,缓带轻帢。胡为中觞,一笑粲发。

楩楠竞秀,榆柳独脱。骥騄交骛,驽蹇先蹶。

楚狂醉乱,陨帽莫觉。戎服囚首,枯颅茁发。

惟明将军,度量豁达。容此下士,颠倒冠袜。

宰夫杨觯,兕觥举罚。请歌《相鼠》,以侑此爵。

形式: 四言诗

翻译

在征讨西方的天府之地,正值重阳佳节。我们驾车前往龙山,庆祝胜利的贤哲们共聚一堂。
酒壶中的歌声优雅响起,众人衣带宽松,轻袍飘逸。为何在饮酒时,欢笑如花绽放。
楩楠树木竞相繁茂,唯有榆柳独自挺立。骏马疾驰,劣马却先跌倒。
楚国狂人醉态横生,帽子掉落也不自知。身着军服的人低头如囚,枯瘦的头颅却生机勃勃。
只有明将军,心胸开阔。他接纳这些地位低微的人,不拘小节,帽子和袜子都穿戴得乱七八糟。
厨师杨觯献上罚酒,大家举起兕觥敬酒。请唱起《相鼠》之歌,来助兴这杯美酒。

注释

天府:古代对西部边疆的尊称。
重九: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龙山:象征胜利或吉祥的地方。
宴凯:庆功宴。
壶歌:酒壶中传出的歌声。
缓带轻帢:宽松衣带,轻便的头巾。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思想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从内容来看,诗中描绘了一场宴会的情景,其中有征战归来的将军,有宴席上的歌唱,还有对饮酒游戏的描述,以及对士大夫们行为的调侃。

诗中的语言丰富多彩,如“征西天府,重九令节”展现了壮丽的战争场面;“驾言龙山,宴凯群哲”则描绘了一派豪放的宴会气氛。“壶歌雅奏,缓带轻帢”表现了宴席上的悠闲和愉悦,而“胡为中觞,一笑粲发”则透露出作者对这种宴饮场合的幽默感悟。

在诗的后半部分,“楚狂醉乱,陨帽莫觉”形象地描绘了酒后的混乱状态;“戎服囚首,枯颅茁发”则是对士大夫们在宴会上的不端庄行为的讽刺。“惟明将军,度量豁达”表达了对一位将军宽厚待人的赞赏。

最后,“请歌《相鼠》,以侑此爵”可能是在请求某人演唱古代的一首诗,以此来比喻时下士大夫的行为。整首诗通过宴会这一场景,表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批判,同时也展现了苏轼特有的幽默感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龙山补亡,并引(其二)

吾闻君子,蹈常履素。晦明风雨,不改其度。

平生丘壑,散发箕裾。坠车天全,颠沛何惧。

腰适忘带,足适忘屦。不知有我,帽复奚数。

流水莫系,浮云暂寓。飘然随风,非去非取。

我冠明月,佩服宝璐。不缨而结,不簪而附。

歌诗宁择,请饮《相鼠》。罚此陋人,俾出童羖。

形式: 四言诗

牡丹

小槛徘徊日自斜,只愁春尽委泥沙。

丹青欲写倾城色,世上今无杨子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大司成颜几圣率同舍招游裴园泛舟绕孤山赏荷花晚泊玉壶得十绝句(其七)

城中担上买莲房,未抵西湖泛野航。

旋折荷花剥莲子,露为风味月为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西湖寿星院明远堂

十年不向此凭栏,景象依然一望间。

龙蜃吐云天入水,楼台倒影日衔山。

僧于僻寺难为隐,人在扁舟未是闲。

孤鹤似寻和靖宅,盘空飞去复飞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