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杂咏(其三)

鸟乱南山云,日照南山绿。

东风语流莺,相吹还断续。

抚彼石上泉,平生自云足。

浮荣不常御,回薄无停瞩。

苟非女萝枝,焉能事屈曲。

峨峨高山松,漾漾深溪渌。

持此云外心,一谢西飞鹄。

形式: 古风 押[沃]韵

翻译

鸟儿纷扰了南山的云彩,阳光照耀下南山一片翠绿。
东风轻拂,黄莺婉转歌唱,声音时断时续。
我抚摸着山石上的清泉,一生都感到心满意足。
浮华不长久,我的目光不会停留于表面。
若非坚韧如女萝的枝蔓,怎能适应这曲折的人生。
高大的山松挺立,深深的溪水碧波荡漾。
带着这份超脱尘世的心,向西飞翔的大雁致以敬意。

注释

南山:指代南山。
云:云彩。
日:太阳。
绿:绿色。
东风:春风。
流莺:鸣叫的黄莺。
抚:触摸。
石上泉:山石上的泉水。
浮荣:表面的荣耀。
御:驾驭。
女萝枝:女萝,一种攀缘植物,象征坚韧。
屈曲:曲折。
峨峨:高耸的样子。
高山松:高大的松树。
漾漾:水流波动的样子。
深溪渌:深深的溪水。
云外心:超脱世俗的心。
西飞鹄:向西飞的大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中景象,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鸟乱南山云,日照南山绿。”开篇两句,以鲜活的笔触勾勒出南山在春天的美丽图景。鸟儿在南山间穿梭自如,仿佛在描绘着天空的画卷,而阳光则让南山一片葱郁。

“东风语流莺,相吹还断续。”接下来,诗人转而描写了春日里的东风,它轻柔地与莺鸟交织出和谐的旋律。东风不仅唤醒了大自然,也让一切生命力得以苏醒。

“抚彼石上泉,平生自云足。”这里,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归隐山林的心境。他轻抚着石头上的泉水,感慨自己的平生已经心满意足,不再追求更多的虚名浮利。

“浮荣不常御,回薄无停瞩。”随后,诗人表达了对世事浮荣的看法。浮华的荣耀如同过眼云烟,不可长久,而内心的平和才是真正的追求。

“苟非女萝枝,焉能事屈曲。”这句中,“女萝”是一种常见于山野的小草或小花。诗人借此比喻,如果不是那般坚韧不拔,就难以在复杂多变的世间生存。

“峨峨高山松,漾漾深溪渌。”接着是对高山松树和深溪水流的描写。高山之上,松树挺立而雄伟;深溪中,水流潺潺而清澈。这两句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赞叹。

“持此云外心,一谢西飞鹄。”最后,诗人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他以云为伴,与世隔绝,只是在心中感谢那些远去的朋友或是志同道合的人。这里的“西飞鹄”可能指的是远行的雁群,象征着远离尘世、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深厚的自然情怀,也透露出一种超脱凡尘、追求内心平和的心境。

收录诗词(17)

许必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舟行

雨脚天东来,惊鸟烟中起。

须臾四山合,万象空濛里。

孤行念远村,见树联自喜。

浪游岂无因,遇山则知止。

棱棱云外峰,与我心终始。

日暮宿田家,田歌正清美。

何以途路心,历乱如流水。

始疑车马上,未必见君子。

行当弄轻舟,随风问兰芷。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苦雨

积忧遂成阴,昏色遍苍莽。

我醉忧已忘,天地当开朗。

何以酒醒后,犹然在檐上。

云是方春时,暗助草木长。

凝阴而无阳,亦非善培养。

岂因世道非,寰宇盈魍魉。

日月不照临,星辰羞布象。

每睹万类心,俱称上天广。

移转亦何难,梦梦如抱怏。

地底周雷声,骄乌绝心想。

四望如无馀,举意同罗网。

安得最高峰,云外独来往。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春日作

雨过验庭树,始知春气还。

造化不相限,随意成斑斓。

蒙蒙一寸枝,新故伤其间。

四时递相见,花叶了不閒。

安能待头白,然后凋朱颜。

阳春久断绝,梦想见弓弯。

醉后发高唱,狂句请莫删。

不贵文字奇,贵使耳目顽。

从来贤智出,不与庸俗关。

性情通草木,羞辨魑魅奸。

周道满荆棘,歧路盈海寰。

举足何所蹈,归去天台山。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除夕

多病成懒疏,日月忽驱逐。

家人厌陈迹,洒扫新我目。

争此须臾间,扰扰竞多福。

习气变性情,不复生惭恧。

幸有一樽酒,可以寄清穆。

夜静天四垂,星光就檐屋。

灯烛忽空旷,琴书转幽独。

休心薇蕨内,庶免营旨蓄。

凤凰鸣高冈,贻笑于鸡鹜。

得终岁寒心,尚愧庭前竹。

去去天台山,幽兰会当馥。

形式: 古风 押[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