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雨

积忧遂成阴,昏色遍苍莽。

我醉忧已忘,天地当开朗。

何以酒醒后,犹然在檐上。

云是方春时,暗助草木长。

凝阴而无阳,亦非善培养。

岂因世道非,寰宇盈魍魉。

日月不照临,星辰羞布象。

每睹万类心,俱称上天广。

移转亦何难,梦梦如抱怏。

地底周雷声,骄乌绝心想。

四望如无馀,举意同罗网。

安得最高峰,云外独来往。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翻译

忧虑积累成了阴霾,昏暗笼罩着广阔的原野。
我沉醉其中,忧虑仿佛已忘,期待天地变得开阔明亮。
为何醒来后,发现自己仍在屋檐下?
云告诉我们正值春天,悄悄滋养着万物生长。
阴冷没有阳光,不是良好的生长环境。
难道是因为世道艰难,世间充满邪恶?
太阳和月亮不再照耀,星辰也羞于展现它们的光辉。
每次看到万物,都感叹上天的宽广无边。
想要改变现状并不容易,梦境中仍带着郁结的心情。
地底雷鸣声声,连骄傲的乌鸦也失去了飞翔的勇气。
环顾四周,仿佛陷入了一个巨大的网中。
如何能登上那最高的峰,独自在云外往来?

注释

积忧:长期积累的忧虑。
昏色:昏暗的颜色。
天地:天地之间。
开朗:开阔明亮。
犹然:仍然。
檐上:屋檐上。
方春时:正当春天。
暗助:悄悄帮助。
凝阴:阴冷凝滞。
阳:阳光。
善培养:适宜生长。
世道非:世道艰难。
寰宇:全世界。
魍魉:邪恶的事物。
日月:太阳和月亮。
星辰:星辰。
布象:展现形象。
万类:万物。
上天广:上天的广大。
梦梦:梦境中的状态。
抱怏:怀抱郁闷。
骄乌:骄傲的乌鸦。
绝心想:失去飞翔的欲望。
四望:四处张望。
罗网:如同网状的困境。
最高峰:最高的山峰。
云外:云层之外。

鉴赏

这首诗名为《苦雨》,出自宋代诗人许必胜之手。全诗以雨为主题,抒发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内心的忧虑。

"积忧遂成阴,昏色遍苍莽"两句开篇便描绘出一幅阴霾天气的图景,忧思如同积累的云层,笼罩着整个世界。接着"我醉忧已忘,天地当开朗"则表达了诗人借酒浇愁,希望借此暂时忘却烦恼,以至于认为即便是天地也应因之而明朗。

然而"何以酒醒后,犹然在檐上"一句又现实地指出,尽管酒精可能让人暂时逃避现实,但清醒之后,忧虑仍旧如影随形。诗人此时意识到春天本应是万物生长的季节,"云是方春时,暗助草木长"这两句表达了对自然界中生命力旺盛的赞美之情。

紧接着"凝阴而无阳,亦非善培养。岂因世道非,寰宇盈魍魉"则揭示出诗人对现实世界不满和批判的心声,认为长时间的阴雨天气如同不良的社会环境,不利于生命的成长和发展。

随后"日月不照临,星辰羞布象。每睹万类心,俱称上天广"几句,诗人通过描写自然界中太阳、月亮和星辰被阴云遮蔽,以及对万物生命力强弱的观察,表达了对于世间不公和上天不仁的感慨。

在接下来的"移转亦何难,梦梦如抱怏。地底周雷声,骄乌绝心想。四望如无馀,举意同罗网"中,诗人似乎在提倡要改变现状,但又感到困难重重,如同天空中的雷声和乌云一样,使人心生畏惧。

最后两句"安得最高峰,云外独来往"则表达了诗人的愿望,是能够找到一处超脱尘世的高峰之地,在云端自由自在地徜徉。这样的结尾充满了超然物外、寂寞求真的情怀。

总体而言,这首《苦雨》通过对阴雨天气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忧虑和现实世界中的不公,表达了一种对于自然界和社会环境改善的渴望。

收录诗词(17)

许必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春日作

雨过验庭树,始知春气还。

造化不相限,随意成斑斓。

蒙蒙一寸枝,新故伤其间。

四时递相见,花叶了不閒。

安能待头白,然后凋朱颜。

阳春久断绝,梦想见弓弯。

醉后发高唱,狂句请莫删。

不贵文字奇,贵使耳目顽。

从来贤智出,不与庸俗关。

性情通草木,羞辨魑魅奸。

周道满荆棘,歧路盈海寰。

举足何所蹈,归去天台山。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除夕

多病成懒疏,日月忽驱逐。

家人厌陈迹,洒扫新我目。

争此须臾间,扰扰竞多福。

习气变性情,不复生惭恧。

幸有一樽酒,可以寄清穆。

夜静天四垂,星光就檐屋。

灯烛忽空旷,琴书转幽独。

休心薇蕨内,庶免营旨蓄。

凤凰鸣高冈,贻笑于鸡鹜。

得终岁寒心,尚愧庭前竹。

去去天台山,幽兰会当馥。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睡起

睡起日满窗,苍蝇黄蜂如沸江。

莫言闲人得睡足,梦到封侯亦劳碌。

隔壁棋客时落子,功名事业此中已。

巫山洛水香成阵,天上晓云为翠鬓。

形式: 古风

忆旧游(其一)

欢游成逝波,盛华落残照。

每忆清池游,幽魂夜相吊。

与君携手时,云林正清妙。

天空露光动,襟衫见高调。

及来愁病侵,瘦骨冰棱峭。

君如镜中花,独向春光笑。

荒村酒味薄,沉忧何时疗。

日色不入梦,高星冻青耀。

空枝吟霜风,永夜兴悲啸。

嵯峨金张第,忽成野田烧。

安得明月中,长见君年少。

形式: 古风 押[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