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昭牛图

游昭木石师李唐,画牛乃自其所长。

出栏初听一声笛,意气已无千顷荒。

客居京口老益困,衣不掩胫须眉苍。

时时弄笔眼力健,蹄角毛骨分毫芒。

我无沙堤金络马,拂拭此幅喜欲狂。

乞骸幸蒙优诏许,置身忽在烟林傍。

日落饮牛水满塘,夜半饭牛天雨霜。

俚医灌药美水草,老巫诃禁祓不祥。

愿我孙子勤农桑,愿汝生犊筋脉强。

碓声惊破五更梦,岁负玉粒输官仓。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游历昭木石师李唐,擅长画牛是他的特长。
刚出栏的牛听到笛声,精神焕发,不再有大片荒野的孤独。
在京口作客,年老更加困顿,衣衫破旧,胡须眉毛斑白。
他时常握笔,眼神依旧敏锐,牛的蹄角和骨骼都清晰可见。
我没有沙堤上的金络宝马,但看到这幅画,欣喜若狂。
有幸得到宽容的诏书,让我置身于山水之间。
日落时分,牛饮水满塘,半夜时分,牛吃霜降下的露水。
乡间郎中用好药灌溉,老巫婆驱邪祈福。
希望我的孙子勤于农耕,你的牛犊筋骨强壮。
舂米声惊醒五更梦,一年辛勤,粮食却要上缴官仓。

注释

昭木石师:可能指李唐时期的画家。
所长:擅长之处。
京口:古代地名,今江苏镇江。
衣不掩胫:形容衣服破烂,连腿都遮不住。
蹄角毛骨:牛的蹄子和骨架。
沙堤金络马:富贵人家的马匹。
俚医:乡间医生。
祓不祥:驱除不吉利的事物。
农桑:农业和养蚕业。
玉粒:比喻丰收的粮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游昭牛图》,通过对李唐画牛的描绘,展现了画家技艺高超,以及诗人对画作的赞赏和感慨。首句“游昭木石师李唐,画牛乃自其所长”直接点明了画的主题和作者技艺,接着通过“出栏初听一声笛,意气已无千顷荒”形象地描绘了牛的神态和环境,流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人身处京口,生活困顿,“客居京口老益困,衣不掩胫须眉苍”,但依然保持艺术热情,时常挥毫作画,“时时弄笔眼力健,蹄角毛骨分毫芒”。他对画作的喜爱达到极致,“我无沙堤金络马,拂拭此幅喜欲狂”。

诗中还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的关注,“乞骸幸蒙优诏许,置身忽在烟林傍”,希望子孙能勤劳农桑,牛儿健壮,“愿我孙子勤农桑,愿汝生犊筋脉强”。然而现实却并不如意,夜晚听到捣米声,感叹“岁负玉粒输官仓”,揭示了社会不公。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画牛为引,融入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体现了陆游深沉的思想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游诸葛武侯书台

沔阳道中草离离,卧龙往矣空遗祠。

当时典午称猾贼,气丧不敢当王师。

定军山前寒食路,至今人祠丞相墓。

松风想像梁甫吟,尚忆幡然答三顾。

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馀。

世上俗儒宁办此,高台当日读何书。

形式: 古风

游疏山

我愿匹马飞腾遍九州,如今苦无騕袅与骅骝。

葛陂之龙又难致,兀兀安得忘吾愁。

幸馀一事差可喜,云山万里芒鞋底。

曳杖行穿嶓冢云,试茶手挹香溪水。

江西山水增怪奇,疏山之名旧所知。

惜哉不见侏儒师,尚想薪水俱空时。

寺门欲近山若拆,老树苍崖含古色。

挂包便住吾岂能,一来要是疏山客。

形式: 古风

游锦屏山谒少陵祠堂

城中飞阁连危亭,处处轩窗临锦屏。

涉江亲到锦屏上,却望城郭如丹青。

虚堂奉祠子杜子,眉宇高寒照江水。

古来磨灭知几人,此老至今元不死。

山川寂寞客子迷,草木摇落壮士悲。

文章垂世自一事,忠义凛凛令人思。

夜归沙头雨如注,北风吹船横半渡。

亦知此老愤未平,万窍争号泄悲怒。

形式: 古风

游圜觉乾明祥符三院至暮

成都再见春事残,虽名闲官实不闲。

门前车马闹如市,案上文檄高于山。

有时投罅辄径出,略似齐客偷秦关。

日斜仆夫已整驾,顾景欲驻愁嘲讪。

岂知今朝有此乐,放浪一笑开衰颜。

抽身黄尘乌帽底,得意翠木清泉间。

褰裳危磴穷荦确,洗耳古涧听淙潺。

岂惟顿觉宇宙广,政尔一散腰脚顽。

似闻青城缥缈处,待我归缀仙官班。

俊鹰解绦即万里,岂比倦翼方知还。

形式: 古风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