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葛岭玛瑙寺僧芳洲有古琴二一名石上枯一名蕤宾铁为赋诗二首(其二)

师琴名以蕤宾铁,岂是七丝专一律。

古来声律商与宫,一百四十四调终于一。

又闻古铁能解音,何况圣人所作之雅琴。

琵琶才闻铁自跃,万物岂不通琴心。

忆昔重华为民鼓,拂拂薰风吹下土。

九官佩玉和铿锵,凤凰来仪百兽舞。

无情相感若有情,蜀山欲破铜先鸣。

从今却笑陶渊明,胡为不取弦中声。

禅关万竹净尘垢,月出西湖照窗牖。

此时请师为鼓一再行,试听还有铁声否?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古琴“蕤宾铁”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古代音乐艺术的深刻理解和崇敬之情。诗中提到的“蕤宾铁”是一种古代制作乐器的材料,以其独特的音色和品质而闻名。诗人通过描述古琴的制作材料和历史背景,以及它在不同场合下的演奏效果,表达了对传统音乐文化的热爱和对古代智慧的敬仰。

诗中还提到了“七丝”,即古琴的七根弦,以及“一百四十四调”,这是指古代音乐理论中的音阶体系,体现了古代音乐理论的复杂性和丰富性。诗人通过这些细节描绘,展现了古琴作为乐器在音乐表现力上的独特魅力。

此外,诗中还引用了“重华”、“凤凰来仪”等典故,以及“禅关万竹净尘垢”等意象,营造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氛围。最后,诗人以“请师为鼓一再行,试听还有铁声否?”结尾,既是对演奏者的期待,也是对古琴音色的再次赞叹,表达了对传统音乐艺术的无限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对古琴和古代音乐艺术的赞歌,也蕴含了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对精神境界的探索。

收录诗词(47)

高明(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浙江瑞安人,受业于县人黄溍时,成古典名剧《琵琶记》。元代戏曲作家。瑞安属古永嘉郡,永嘉亦称东嘉,故后人称他为高东嘉。他的长辈、兄弟均能诗擅文。他曾从名儒黄□游,黄为官清廉,并以至孝见称。的思想、品格受家庭、老师影响颇深。明代万历刻本《琵琶记》插图青年时期用世之心很盛,元顺帝至正五年(1345)以《春秋》考中进士,历任处州录事、江浙行省丞相掾、福建行省都事等职。为官清明练达,曾审理四明冤狱,郡中称为神明。他能关心民间疾苦,不屈权势,受到治下百姓爱戴,处州期满离任时,百姓曾为他立碑

  • 字:则诚,号菜根道人
  • 生卒年:约1305~约1371

相关古诗词

题画

秋山积雨清浮埃,晓日照耀金银开。

草堂阴深冷竹树,石梁滑澾攲莓苔。

千峰苍翠净如拭,白云不放枫叶赤。

何人艇子出清江,水落山高如赤壁。

昨夜天寒霜露零,山人不归猿鹤惊。

孤松三径依旧在,僮仆正迟陶渊明。

形式: 古风

题画龙

何人咒缩昆明水,一夜溪边红叶起。

银河捲上洞庭峰,橘树寒烟秋色里。

恍如陵阳窦子明,又疑句曲茅初成。

淋漓元气无青冥,马发摇动天瓢倾。

乾坤万里苏旱暍,草木无言生意悦。

归来高卧碧潭云,独抱神珠弄明月。

形式: 古风

题画虎

秦宫紫玉忽变神,似来浔阳访石人。

黄公赤刀制不得,吼怒惊倒裴将军。

固知两胁横乙骨,莫令双耳多生缺。

黄芦风紧杀气寒,啸声撼动秋山月。

山空月冷不可留,人间苛政皆尔俦。

踟蹰亦欲渡河去,刘昆宋均今有否?

形式: 古风

题萧翼赚兰亭图

客舟夜渡中泠水,空山不见羲之鬼。

骊珠飞去龙亦惊,月落空梁僧独起。

银钩茧纸归长安,蓬莱宫里人争看。

一朝风雨暗园寝,玉柙搥碎昭陵寒。

龙眠画手元晖笔,当时曾笑萧郎失。

至今二子亦何在,久与兰亭共芜没。

人生万事空浮沤,走舸复壁皆堪羞。

不如煮茗卧禅榻,笑看门外长江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