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萧翼赚兰亭图

客舟夜渡中泠水,空山不见羲之鬼。

骊珠飞去龙亦惊,月落空梁僧独起。

银钩茧纸归长安,蓬莱宫里人争看。

一朝风雨暗园寝,玉柙搥碎昭陵寒。

龙眠画手元晖笔,当时曾笑萧郎失。

至今二子亦何在,久与兰亭共芜没。

人生万事空浮沤,走舸复壁皆堪羞。

不如煮茗卧禅榻,笑看门外长江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题萧翼赚兰亭图》由元末明初诗人高明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诗中以“客舟夜渡中泠水”开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古老的故事之中。接着,“空山不见羲之鬼”一句,巧妙地引入了王羲之这一历史人物,增加了故事的深度和历史感。

“骊珠飞去龙亦惊,月落空梁僧独起”两句,通过自然界的反应来衬托出事件的不寻常,同时也暗示了某种力量的觉醒或消失。随后,“银钩茧纸归长安,蓬莱宫里人争看”描绘了王羲之书法作品的珍贵与流传,以及人们对艺术的渴望与追求。

“一朝风雨暗园寝,玉柙搥碎昭陵寒”则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逝去时代的哀悼。最后,“龙眠画手元晖笔,当时曾笑萧郎失”通过对比,展现了艺术创作的瞬间与永恒之间的关系,以及对过去辉煌的怀念。

整首诗以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对历史、艺术、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既有对过往辉煌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反思,充满了哲思与美感。

收录诗词(47)

高明(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浙江瑞安人,受业于县人黄溍时,成古典名剧《琵琶记》。元代戏曲作家。瑞安属古永嘉郡,永嘉亦称东嘉,故后人称他为高东嘉。他的长辈、兄弟均能诗擅文。他曾从名儒黄□游,黄为官清廉,并以至孝见称。的思想、品格受家庭、老师影响颇深。明代万历刻本《琵琶记》插图青年时期用世之心很盛,元顺帝至正五年(1345)以《春秋》考中进士,历任处州录事、江浙行省丞相掾、福建行省都事等职。为官清明练达,曾审理四明冤狱,郡中称为神明。他能关心民间疾苦,不屈权势,受到治下百姓爱戴,处州期满离任时,百姓曾为他立碑

  • 字:则诚,号菜根道人
  • 生卒年:约1305~约1371

相关古诗词

白纻篇送顾仲明

吴中二八深闺女,生来不学唱《金缕》。

纤纤素手青灯前,织得寒机成白纻。

裁缝熨贴为君衣,春天衣著生光辉。

明珠为珰璧为佩,同此素色无相违。

一朝送君江上别,岁晚关河积风雪。

生知白纻不胜寒,但喜君身常皎洁。

君不见东邻少妇织锦工,织作步障围春风。

春风一去花草歇,金谷寒蛩怨秋月。

何如洁白长相守,尊中有酒为君寿。

人生温饱不足多,莫羡东家著绮罗。

形式: 古风

采莲曲送越中吴本中

越江芙蓉开若云,越中儿女红襦新。

年年采莲江浦口,扁舟遥唱江南春。

凝情倚棹送行客,折得芙蓉赠行色。

南风吹作满袖香,令人别后长相忆。

君心如花不污泥,亭亭洁立当清漪。

花容不逐秋风老,知君交态无荣衰。

人生百年几回别,莫惜芳菲为君折。

芙蓉落尽秋江空,千里相思共明月。

形式: 古风

次韵酬高应文

曾向天涯钓六鳌,引帆风紧隔银涛。

江山有恨英雄老,天地无情雨露高。

七国游谈厌犀首,十年奔走叹狐毛。

争如蓑笠秋江上,自鲙鲈鱼买浊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吴中会宋行之库使时贡金北土

楼船晓泊苏台下,官舍梅花暖欲开。

千里关河同客思,一川风雨送离杯。

黄金压马日边去,绿树迎人天际来。

后夜思君望天北,使星应合近三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