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使君巩大监秋阅

金钲鼙鼓肃秋声,画戟油幢照座明。

千骑夹营横槊气,六花簇队焕新晴。

雍容坛上看儒将,潦倒尊前愧老兵。

横槊赋诗豪杰事,澄江休数谢宣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金钲和鼙鼓奏出秋天的严肃乐章,彩色的军旗和油幢照亮了座席。
众多骑兵环绕营地,手持长矛,气势如虹,六角雪花般的队伍在雨后焕然一新。
在高台上,文雅的将领从容不迫,而在酒杯前,我这个老兵却显得落魄惭愧。
举着长矛吟诗,这是英雄的壮举,长江啊,就不要再说谢朓那样的文人墨客了。

注释

金钲:古代的一种铜制打击乐器,形状像钟,用于军中发号施令。
鼙鼓:古代的一种小鼓,用于进军或退军时的信号。
画戟:装饰有图案的长矛,象征权力和地位。
六花:古代指雪花,这里可能比喻精锐的队伍或阵型。
儒将:有学问的将领,指文武兼备的人物。
老兵:经验丰富的军人,这里可能指诗人自己或对战争有深刻体验的人。
澄江:清澈的江水,这里借指长江。
谢宣城:谢朓,南朝著名诗人,这里用来泛指文人墨客。

鉴赏

这首宋诗《和使君巩大监秋阅》描绘了一幅秋季阅兵的壮观画面。首句“金钲鼙鼓肃秋声”以金钲和鼙鼓的响声渲染出秋天的严肃气氛,展现了阅兵的庄重与威严。次句“画戟油幢照座明”则通过描绘彩色的画戟和油幢在明亮的座前闪烁,烘托出阅兵现场的辉煌景象。

“千骑夹营横槊气”进一步描绘了阅兵队伍的气势,千名骑兵排列整齐,横持长矛,充满力量。接下来的“六花簇队焕新晴”则转而写天气的转变,阅兵队伍的出场仿佛带来了新的晴朗,增添了喜庆的色彩。

诗人接着以“雍容坛上看儒将”赞美阅兵指挥者的从容风度,他虽为儒将,却展现出军人的威严。然而,“潦倒尊前愧老兵”又流露出诗人对自己年老体衰,无法再上战场的感慨,对比之下,对老兵的敬意油然而生。

最后两句“横槊赋诗豪杰事,澄江休数谢宣城”以谢朓自比,表达对英雄气概的向往和对自己未能像谢朓那样横槊赋诗的遗憾,但同时也表达了对澄澈江水的欣赏,暗示了诗人对过往豪情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淡然。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阅的壮丽场景,同时也融入了诗人个人的情感,既有对阅兵盛况的赞叹,也有对自身境遇的反思,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868)

虞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林子长分赠丹桂韵

月桂天应惜,溪堂人与清。

五枝蒙折赠,双目喜增明。

红药羞丹禁,彤霞避赤城。

剩闻烧烛赏,有底置公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和林卿盘隐诗(其二)

倘佯三径里,陶冶一家春。

笔下文为富,胸中道不贫。

穷通知有命,行止信非人。

第恐归田计,翻成要路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和绍兴钱参政贡院落成

能为君王猎隽英,区区循吏笑西京。

忽看广厦千间辟,蚤觉先春万木荣。

有客囊中来露颖,何人垄上去佣耕。

知公造化无遗物,咫尺龙门雷电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和郁簿

先生雅意在垂虹,底事鸾栖枳棘中。

几欲上书排北阙,却应举扇障西风。

官清高枕梦魂好,兴动长吟诗句工。

琐琐升沉何足道,只凭心地与天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