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岭上老人

鹤骨霜髯心已灰,青松合抱手亲栽。

问翁大庾岭头住,曾见南迁几个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书画家苏轼所作,名为《赠岭上老人》。诗中流露出苏轼对生命境遇的深刻感悟与人生哲理的思考。

“鹤骨霜髯心已灰”,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年华老去、心灵已经冷静下来,宛如古树根部结冰的寒鸦白发般的心境。鹤骨形容其瘦削,霜髯则是头发因寒而凝霜的比喻,寓意年龄已高,内心经历沧桑后的平和与淡然。

“青松合抱手亲栽”,此句描绘诗人在山中种植青松,与之合抱,彰显出对自然的热爱与珍视。青松象征着生命力强大、坚韧不拔,同时也是岁月静好的见证。这里也可解为诗人通过亲手栽培植物来寄寓自己对生活的执着和期许。

“问翁大庾岭头住,曾见南迁几个回?”最后两句,诗人以询问的口吻,向居住在山中的老者询问他对于历史变迁的看法。这里的大庾岭是指今江西省上饶县一带,当时为重要的军事要塞和交通枢纽。而“曾见南迁几个回”则是在探讨历史上的朝代更替与战乱,尤其是对唐末五代时期南迁北迁之兵争的感慨。诗人通过这样的提问,实际上是在反思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之间的关系。

苏轼在这首诗中,以一种超脱世俗的心态,表达了他对自然、生命、历史的深刻理解和感悟,是其思想情感的真实流露。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赠岭上梅

梅花开尽百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

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余昔过岭而南,题诗龙泉钟上,今复过而北,次前韵

秋风卷黄落,朝雨洗绿净。

人贪归路好,节近中原正。

下岭独徐行,艰险未敢忘。

遥知叔孙子,已致鲁诸生。

形式: 古风

过岭二首(其一)

暂著南冠不到头,却随北雁与归休。

平生不作兔三窟,今古何殊貉一丘。

当日无人送临贺,至今有庙祀潮州。

剑关西望七千里,乘兴真为玉局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过岭二首(其二)

七年来往我何堪,又试曹溪一勺甘。

梦里似曾迁海外,醉中不觉到江南。

波生濯足鸣空涧,雾绕征衣滴翠岚。

谁遣山鸡忽惊起,半岩花雨落毵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