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游篇

少年重意气,辞家远行游。

高谈蔑卿相,峻节凌九秋。

仗剑谒明主,挟策干诸侯。

众目宝康瓠,明月难暗投。

骅骝困短步,翻为驽马羞。

虚名不足慕,抗迹追浮丘。

至言发深省,遐览隘九州。

书功佐天政,美恶无不筹。

麾幢周四表,骑卫罗天驺。

箫鼓鸣清歌,解驾沧浪洲。

金石易消朽,生死真蜉蝣。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年轻的志士看重义气,离开家乡去远方游历。
他高谈阔论,看不起那些卿相,品格高尚,超越世俗。
他手持利剑去寻找贤明的君主,带着策略去说服诸侯。
众人眼中他如宝葫芦般珍贵,但明月也无法掩盖他的光芒。
骏马因步履受限而感到羞愧,他却视之为驽马的耻辱。
不追求虚名,他以隐逸之志追随仙人浮丘。
他的深思熟虑的话语引发深刻反思,视野广阔,胸怀天下。
他的事迹被载入史册,辅佐朝廷治理,善恶无所遗漏。
他的威望和影响力遍布四方,护卫队伍如同天子的仪仗。
音乐和歌声在清风中回荡,他在沧浪洲卸下重任。
金银石刻容易腐朽,生命短暂如同蜉蝣。

注释

少年:年轻的。
重意气:看重义气。
辞家:离开家乡。
高谈蔑卿相:高谈阔论,看不起权贵。
峻节:高尚品格。
抗迹:隐逸之志。
遐览:广阔的视野。
书功:记载功绩。
麾幢:旗帜。
箫鼓:乐器。
沧浪洲:泛指隐居之地。
蜉蝣:寿命极短的昆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勋的《远游篇》,展现了主人公年轻时意气风发,离家远游,志向高远的形象。他轻视权臣,追求高尚节操,带着剑去寻找贤明的君主,积极投身于政治。然而,他也意识到世人的眼光可能误解他的价值,如同明珠暗投,骏马被误认为劣马。他明白虚名无足挂齿,更向往隐逸的生活,追求超脱世俗的自由。

诗中表达了对深邃道理的领悟,眼界开阔,关注天下大势。他以实际行动辅佐朝廷,公正衡量善恶,权力遍布四方。尽管身处高位,仍能保持谦逊,享受清歌和自然,认识到生命的短暂如金石易朽,人生如蜉蝣。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作者的人生哲学和理想追求。

收录诗词(1494)

曹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世绩。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 号:松隐
  • 籍贯: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
  • 生卒年:1098—1174

相关古诗词

邯郸才人嫁为厮养卒妇

落叶逐惊风,落花逐流水。

漂零无定端,寄托随所委。

朝荣瑶圃中,暮落穷辙里。

岂不恶糟糠,岂不愿罗绮。

罗绮闭深宫,嫉妒交相靡。

糟糠守穷庐,苦乐同终始。

行藏宜自然,燕巢茅屋底。

形式: 古风

陇头水

陇头之水兮,不可以溅衣。

陇头之云兮,不可以同归。事行役兮无已时。

无已时,千里万里从旌旗。

风雨惨惨兮寒且饥,陇头之水兮鸣声悲。

形式: 古风

陇头吟(其二)

兵满天山雪满衣,汉家都护拥旌旗。

衔枚一夜袭疏勒,度陇生兵尽潜出。

不得戎王誓不归,归时杨柳正依依。

正依依,占春色,与君同醉花阴侧。

形式: 古风

陇头吟(其一)

乌落黄云塞草秋,陇头之水东西流,水声呜咽鸣啾啾。

马闻思旧枥,人闻思旧丘,年年征战无时休。

无时休,谁能到此求封侯。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