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灯檠歌

长檠八尺空自长,短檠二尺便且光。

黄帘绿幕朱户闭,风露气入秋堂凉。

裁衣寄远泪眼暗,搔头频挑移近床。

太学儒生东鲁客,二十辞家来射策。

夜书细字缀语言,两目眵昏头雪白。

此时提携当案前,看书到晓那能眠。

一朝富贵还自恣,长檠高张照珠翠。

吁嗟世事无不然,墙角君看短檠弃。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书房内的静谧景象,通过对比长短不一的灯檠,抒发了诗人对于光阴、时间流逝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慨。开篇即以“长檠八尺空自长,短檠二尺便且光”设定基调,通过对比强调了事物的不恒与时光的无情。

接着,“黄帘绿幕朱户闭,风露气入秋堂凉”一句,营造出一种幽静而清冷的书房氛围。诗人在这个环境中进行着裁衣、搔头等日常活动,但心中却充满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担忧。

“太学儒生东鲁客,二十辞家来射策”一句,透露出诗人是一位求学者,他们离开家庭,踏上了求知的道路。夜以继日地研读书籍,眼中带着疲惫,但依然坚持不懈。

“此时提携当案前,看书到晓那能眠”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即使到了深夜,也难以入睡。最后,“一朝富贵还自恣,长檠高张照珠翠”一句,则是对于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保持一种淡然的态度。

“吁嗟世事无不然,墙角君看短檠弃”作为全诗的结束,不仅总结了前文,也反映出诗人对世事无常的一种悲观情怀。短檠被弃在墙角,无疑是时间流逝和物是人非的一个象征。

整首诗通过灯檠这一日常用品,引出了时间、命运、知识与人生的深邃思考,是一首充满哲理的佳作。

收录诗词(424)

韩愈(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籍贯: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
  • 生卒年:768~824

相关古诗词

答张彻

辱赠不知报,我歌尔其聆。

首叙始识面,次言后分形。

道途绵万里,日月垂十龄。

浚郊避兵乱,睢岸连门停。

肝胆一古剑,波涛两浮萍。

渍墨窜旧史,磨丹注前经。

义苑手秘宝,文堂耳惊霆。

暄晨蹑露舄,暑夕眠风棂。

结友子让抗,请师我惭丁。

初味犹啖蔗,遂通斯建瓴。

搜奇日有富,嗜善心无宁。

石梁平侹侹,沙水光泠泠。

乘枯摘野艳,沈细抽潜腥。

游寺去陟巘,寻径返穿汀。

缘云竹竦竦,失路麻冥冥。

淫潦忽翻野,平芜眇开溟。

防泄堑夜塞,惧冲城昼扃。

及去事戎辔,相逢宴军伶。

觥秋纵兀兀,猎旦驰駉駉。

从赋始分手,朝京忽同舲。

急时促暗棹,恋月留虚亭。

毕事驱传马,安居守窗萤。

梅花灞水别,宫烛骊山醒。

省选逮投足,乡宾尚摧翎。

尘祛又一掺,泪眦还双荧。

洛邑得休告,华山穷绝陉。

倚岩睨海浪,引袖拂天星。

日驾此回辖,金神所司刑。

泉绅拖修白,石剑攒高青。

磴藓澾拳局,梯飙飐伶俜。

悔狂已咋指,垂诫仍镌铭。

峨豸忝备列,伏蒲愧分泾。

微诚慕横草,琐力摧撞筵。

叠雪走商岭,飞波航洞庭。

下险疑堕井,守官类拘囹。

荒餐茹獠蛊,幽梦感湘灵。

刺史肃蓍蔡,吏人沸蝗螟。

点缀簿上字,趋跄閤前铃。

赖其饱山水,得以娱瞻听。

紫树雕斐亹,碧流滴珑玲。

映波铺远锦,插地列长屏。

愁狖酸骨死,怪花醉魂馨。

潜苞绛实坼,幽乳翠毛零。

赦行五百里,月变三十蓂。

渐阶群振鹭,入学诲螟蛉。

苹甘谢鸣鹿,罍满惭罄瓶。

囧囧抱瑚琏,飞飞联鹡鸰。

鱼鬣欲脱背,虬光先照硎。

岂独出丑类,方当动朝廷。

勤来得唔语,勿惮宿寒厅。

形式: 古风

答孟郊

规模背时利,文字觑天巧。

人皆馀酒肉,子独不得饱。

才春思已乱,始秋悲又搅。

朝餐动及午,夜讽恒至卯。

名声暂膻腥,肠肚镇煎煼。

古心虽自鞭,世路终难拗。

弱拒喜张臂,猛拿闲缩爪。

见倒谁肯扶,从嗔我须咬。

形式: 古风 押[巧]韵

答柳柳州食虾蟆

虾蟆虽水居,水特变形貌。

强号为蛙蛤,于实无所校。

虽然两股长,其奈脊皴疱。

跳踯虽云高,意不离泞淖。

鸣声相呼和,无理只取闹。

周公所不堪,洒灰垂典教。

我弃愁海滨,恒愿眠不觉。

叵堪朋类多,沸耳作惊爆。

端能败笙磬,仍工乱学校。

虽蒙句践礼,竟不闻报效。

大战元鼎年,孰强孰败桡。

居然当鼎味,岂不辱钓罩。

余初不下喉,近亦能稍稍。

常惧染蛮夷,失平生好乐。

而君复何为,甘食比豢豹。

猎较务同俗,全身斯为孝。

哀哉思虑深,未见许回棹。

形式: 古风 押[效]韵

落齿

去年落一牙,今年落一齿。

俄然落六七,落势殊未已。

馀存皆动摇,尽落应始止。

忆初落一时,但念豁可耻。

及至落二三,始忧衰即死。

每一将落时,懔懔恒在己。

叉牙妨食物,颠倒怯漱水。

终焉舍我落,意与崩山比。

今来落既熟,见落空相似。

馀存二十馀,次第知落矣。

倘常岁一落,自足支两纪。

如其落并空,与渐亦同指。

人言齿之落,寿命理难恃。

我言生有涯,长短俱死尔。

人言齿之豁,左右惊谛视。

我言庄周云,木雁各有喜。

语讹默固好,嚼废软还美。

因歌遂成诗,时用诧妻子。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