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鹤仙.壬子年灯夕

喜浓寒乍退。风共日已作,深春天气。轻车载歌吹。

选名坊闲玩,落梅浓李。无端雨细。

动清愁、聊成浅醉。

怅年时、携手同来,笑里绣帘斜倚。佳节匆匆又至。

抚事惊心,忍堪重记。阑情倦意。行不是,坐不是。

闷归来已早,游人回尽,灯暗重门欲闭。

念欢娱、最是今宵,怎知恁地。

形式: 词牌: 瑞鹤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春日游玩后归家的闲适情怀。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如“喜浓寒乍退”、“风共日已作,深春天气”、“轻车载歌吹”等,将春日的暖意和生机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选择了名坊作为闲玩之地,并且注意到了“落梅浓李”的细节,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观察力,也反映出他对周遭自然美景的欣赏和感受。至于“无端雨细”,则增加了一丝淡淡的忧郁气氛,仿佛是春日游玩后微妙的情绪变化。

“动清愁、聊成浅醉”透露出诗人在美好时光中也难以避免的轻度哀愁,但通过浅饮酒水来暂时忘却这种情绪。接下来的“怅年时、携手同来,笑里绣帘斜倚”,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与怀念,其中包含了对亲密伙伴的依恋之情。

“佳节匆匆又至”、“抚事惊心,忍堪重记”表达出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于往事难以忘怀的情感。随后的“阑情倦意”则是对内心复杂情绪的概括,无论是行走还是坐着,都无法摆脱这种情绪。

最后,“闷归来已早,游人回尽,灯暗重门欲闭”描绘了日落时分的景象和氛围,人们纷纷离去,夜幕低垂,家中门户即将关闭,这种孤独感与寂寞感交织在一起。诗末的“念欢娱、最是今宵,怎知恁地”则表达了诗人对当下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无奈。

整首诗以其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景物刻画,展现出诗人内心的波动与外界自然之美的交融。

收录诗词(1136)

张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南宋文学家,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 号:约斋
  • 籍贯: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
  • 生卒年:1153—1221?

相关古诗词

蓦山溪

抚莲吟就,檐葡还曾赋。

相伴更无花,倦炉熏、日长难度。

柔桑叶里,玉碾小芙蕖,生竺国,长闽山,移向玉城住。

池亭竹院,宴坐冰围处。

绿绕百千丛,夜将阑、争开迎露。

煞曾评论,娇媚胜江梅,香称月,韵宜风,消尽人间暑。

形式: 词牌: 蓦山溪

虞美人.咏水荭花

妆浓未试芙蓉脸。却扇凉犹浅。粉轻红袅一生娇。

风外细香时伴、湿云飘。双飞属玉来还去。

谁识幽閒趣。莫教疏雨暗黄昏。

已是不禁秋色、怕销魂。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鹊桥仙.采菱

连汀接渚,萦蒲带藻,万镜香浮光满。

湿烟吹霁木兰轻,照波底、红娇翠婉。

玉纤采处,银笼携去,一曲山长水远。

彩鸳双惯贴人飞,恨南浦、离多梦短。

形式: 词牌: 鹊桥仙

鹊桥仙.立秋后一日

暑云犹在,澄空欲变,入夜徘徊庭际。

新秋知是昨宵来,爱残月、纤纤西坠。

芭蕉老大,流萤衰倦,静里细观天意。

轻风未有半分凉,奈人道、今宵好睡。

形式: 词牌: 鹊桥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