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逢史馆李学士

前年分袂陕城西,醉凭征轩日欲低。

去浪指期鱼必变,出门回首马空嘶。

关河自此为征垒,城阙于今陷战鼙。

谁谓世途陵是谷,燕来还识旧巢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翻译

两年前在陕城西分别,醉眼倚着远行的车轩,太阳即将落下。
指望着离别的波浪,期待着(离人)如鱼般改变方向,出门后回望,马儿空自嘶鸣。
从这里开始,关河成为了征战的壁垒,都城如今陷入了战争的鼓声中。
谁能料到世态炎凉如此,如同山谷变为丘陵,燕子归来还能认得旧时的巢穴吗?

注释

分袂:离别,分手。
陕城:古地名,今陕西西安附近。
征轩:远行的车子。
日欲低:太阳快要落山,形容傍晚时分。
去浪指期:比喻离人期望改变生活轨迹。
鱼必变:借用《庄子》中的典故,鱼跃龙门,象征改变命运。
出门回首:离开家门后回头看。
马空嘶:马匹空自嘶鸣,形象描绘离别的不舍。
关河:指关塞河流,代指边疆地区。
征垒:军事防御工事,如堡垒、营寨。
城阙:古代城墙和城楼,代指都城。
战鼙:战鼓,象征战争。
世途陵是谷:世态炎凉,比喻社会风气变化无常。
燕来还识旧巢泥:燕子归来还能找到旧时筑巢的泥土,暗喻物是人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在陕城西与友人分别的情景。开篇“前年分袂”二字,已透露出离别之情。接着“醉凭征轩日欲低”,则是通过对酒的依赖来缓解离愁,但时间却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一晃眼前就要天黑了。诗人在这里运用夸张的手法,强调了时光流逝和分别难免。

“去浪指期鱼必变”一句,用比喻的方式表达了时间带来的变化,如同水中的鱼儿随波逐流,不可挽留。紧接着,“出门回首马空嘶”,诗人出门远行,回头望去,只剩下空旷的马嘶声,进一步渲染出了离别后的孤寂与哀伤。

“关河自此为征垒”一句,则是将个人情感投射到自然环境中,关河成为了游子的征途之标志。接下来的“城阙于今陷战鼙”,则透露出战争的破坏和时代的动荡。

最后,“谁谓世途陵是谷”一句,是对世事变迁的一种感慨,世间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变化之中,没有什么可以永恒。末尾“燕来还识旧巢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往昔的怀念,即便是小小的燕子,也能记得自己的老窝,而人类呢,却常常对过去视而不见。

整首诗通过对离别、时光流逝和战争破坏等主题的描写,展现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和敏锐的历史洞察力。

收录诗词(374)

韦庄(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 字:端己
  • 籍贯: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
  • 生卒年:约836年- 约910年

相关古诗词

江上逢故人

前年送我曲江西,红杏园中醉似泥。

今日逢君越溪上,杜鹃花发鹧鸪啼。

来时旧里人谁在,别后沧波路几迷。

江畔玉楼多美酒,仲宣怀土莫凄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江上题所居

故人相别尽朝天,苦竹江头独闭关。

落日乱蝉萧帝寺,碧云归鸟谢家山。

青州从事来偏熟,泉布先生老渐悭。

不是对花长酩酊,永嘉时代不如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江边吟

江边烽燧几时休,江上行人雪满头。

谁信乱离花不见,只应惆怅水东流。

陶潜政事千杯酒,张翰生涯一叶舟。

若有片帆归去好,可堪重倚仲宣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江南送李明府入关

雨花烟柳傍江村,流落天涯酒一樽。

分首不辞多下泪,回头唯恐更消魂。

我为孟馆三千客,君继宁王五代孙。

正是中兴磐石重,莫将憔悴入都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