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愚谷与谁去,唯将黎子同。
非须一处住,不那两心空。
宁问春将夏,谁论西复东。
不知吾与子,若个是愚公。
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愚谷与谁去,唯将黎子同"两句直接了当地阐述了诗人的隐居选择和伴侣,只有与灵魂相通之人才能共同体验这份超然物外的情怀。
"非须一处住,不那两心空"则进一步描绘了这种生活方式的精神内涵,即便是身体上没有固定居所,但只要内心世界不为空虚,就足够了。这里的“两心”暗指诗人与黎子之间的心灵沟通。
"宁问春将夏,谁论西复东"这两句诗则通过对自然界变化的提问,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和空间的超然态度,不愿意被世俗的评价所束缚,这种哲理也映照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豁达。
最后,"不知吾与子,若个是愚公"则将这种精神状态提升到一个更为抽象和深远的层面,通过自问自答的形式,表明了诗人对于自己与伴侣之间关系的困惑,同时也强调了这种关系超越常人的理解,体现出一种高洁的情操和对生命真谛的探索。整首诗以其自然清新、意境深远著称,是王维山水田园诗派中的上乘之作。
不详
(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任太乐丞。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名和字的由来。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吾家愚谷里,此谷本来平。
虽则行无迹,还能响应声。
不随云色暗,只待日光明。
缘底名愚谷,都由愚所成。
借问愚公谷,与君聊一寻。
不寻翻到谷,此谷不离心。
行处曾无险,看时岂有深。
寄言尘世客,何处欲归临。
旧简拂尘看,鸣琴候月弹。
桃源迷汉姓,松树有秦官。
空谷归人少,青山背日寒。
羡君栖隐处,遥望白云端。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