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谷三首(其二)

吾家愚谷里,此谷本来平。

虽则行无迹,还能响应声。

不随云色暗,只待日光明。

缘底名愚谷,都由愚所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我家在愚谷之中,这山谷原本平坦。
虽然行走没有足迹,却能回响声音。
它不随云彩的阴暗而黯淡,只等待阳光的照耀。
为什么叫愚谷呢?全因我的愚笨造就了它。

注释

吾家:我家。
愚谷:愚谷,诗人自居之地。
虽则:虽然。
行无迹:行走没有留下痕迹。
能响应声:能够回应声音,意指山谷有回音。
不随云色暗:不随着云层的厚薄改变自身的明暗。
只待日光明:只等待阳光普照。
缘底:为何。
名愚谷:命名为愚谷。
都由愚所成:都是因为我的愚笨或谦逊所致。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山谷幽静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热爱。诗中的“愚谷”二字,可理解为诗人自喻其居所之简陋,同时也蕴含着对世俗纷扰的一种超脱。

“吾家愚谷里,此谷本来平。”这两句设定了整个诗的背景,一个宁静、平和的山谷,是诗人心中理想的居所。这里的“愚”字,不仅指谷地的简陋,更有自谦之意,表明诗人对自己生活环境的满足与热爱。

“虽则行无迹,还能响应声。”这两句描绘了山谷中的宁静与和谐。即使是脚步声也不会打扰这里的宁静,但山谷依然能够回应自然的声音,传达了一种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感。

“不随云色暗,只待日光明。”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光明、纯净生活态度的追求。不愿意跟随世间的阴霾变化,只期待着阳光的照耀,象征着心灵的澄清和向善。

“缘底名愚谷,都由愚所成。”最后两句诗人自称其居所为“愚谷”,并非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是出于自己内心的选择。这不仅表达了对生活方式的坚持,也体现了诗人对个人意志和选择的尊重。

整首诗通过对山谷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自足,以及对自然、生活态度的深刻领悟。王维作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这样的作品充分体现了他独到的艺术风格和哲思。

收录诗词(382)

王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任太乐丞。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名和字的由来。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 字:摩诘
  • 籍贯: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
  • 生卒年:721年

相关古诗词

愚公谷三首(其三)

借问愚公谷,与君聊一寻。

不寻翻到谷,此谷不离心。

行处曾无险,看时岂有深。

寄言尘世客,何处欲归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酬比部杨员外暮宿琴台朝跻书阁率尔见赠之作

旧简拂尘看,鸣琴候月弹。

桃源迷汉姓,松树有秦官。

空谷归人少,青山背日寒。

羡君栖隐处,遥望白云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酬张少府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酬贺四赠葛巾之作

野巾传惠好,兹贶重兼金。

嘉此幽栖物,能齐隐吏心。

早朝方暂挂,晚沐复来簪。

坐觉嚣尘远,思君共入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