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五十九)

菊花开时是重阳,又言九日是重阳。

西风无帽落,西风索索。南山何处是,南山苍苍。

恁么也得,不恁么也得。仰面不见天,低头不见地。

谁知远烟浪,别有好商量。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以重阳节为背景,描绘了深秋时节的自然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悟。首句“菊花开时是重阳,又言九日是重阳”点明了时间与节日,菊花盛开的重阳节,也是农历九月九日,诗人通过这一传统节日表达了对季节更替和自然循环的感慨。

“西风无帽落,西风索索”描绘了秋风萧瑟的景象,西风凛冽,仿佛连帽子都难以抵挡,形象地展现了秋天的寒意。这里的“无帽落”不仅指实际的帽子被风吹落,也暗喻着人生的无常与变化。

“南山何处是,南山苍苍”则转向对远方的遐想,南山在诗中既是具体的地理方位,也是诗人内心深处向往的宁静之地。诗人通过询问南山的位置,表达了对远离尘嚣、寻求心灵归宿的渴望。

“恁么也得,不恁么也得”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选择的思考,无论选择何种生活方式,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和意义。“仰面不见天,低头不见地”则是对人生局限性的反思,强调了人应当超越物质世界的束缚,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宽广。

最后,“谁知远烟浪,别有好商量”表达了诗人对于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欲望,暗示了在生活的不同阶段,总有新的可能性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和把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自我认知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247)

释广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六十)

适间从僧堂中来,人人如白衣拜相。

少间从法堂下去,个个如昼锦还乡。

形式: 偈颂 押[阳]韵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六十一)

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

竖四横三,横三竖四。

全无巴鼻,讨甚巴鼻,阳气发时无硬地。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六十二)

河清海晏,天平地成,佛手遮不得。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何有哉。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六十三)

雪窦雪寒,雪山雪寒。

悟与未悟时,大地铁一团,不妨北斗面南看。

形式: 偈颂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