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六十二)

河清海晏,天平地成,佛手遮不得。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何有哉。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有力的语言,展现了佛教思想与儒家哲学的融合,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洞察。

“河清海晏,天平地成”,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自然景象,河水清澈,海洋平静,天地间一片安宁。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象征着秩序与和平。

“佛手遮不得”,借用佛教中的“佛手”概念,意指佛法的广大无边,任何事物都无法阻挡或遮蔽佛法的光芒。这里表达了对佛法深邃智慧的崇敬,以及佛法能够普照世间一切的信念。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这两句诗形象地描述了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方式——通过劳动获取生活所需。这是对农耕文明的肯定,也蕴含着对自给自足生活方式的推崇。同时,这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强调了通过辛勤劳动与自然界的互动来满足生存需求。

“帝力何有哉”,这句话是对封建皇权的质疑与否定。它意味着在自然法则和道德伦理面前,皇权的力量是有限的,人们的生活并不完全依赖于帝王的恩赐。这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由与平等的追求,以及对个人自主性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佛教智慧的引用以及对社会生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和谐、自由与平等的向往,以及对自然法则与道德伦理的尊重。

收录诗词(247)

释广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六十三)

雪窦雪寒,雪山雪寒。

悟与未悟时,大地铁一团,不妨北斗面南看。

形式: 偈颂 押[寒]韵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六十四)

含珠林上碧崔嵬,曾入仁皇梦里来。

今日恩从九天下,无边刹海走风雷。

形式: 偈颂 押[灰]韵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六十五)

达磨九年面壁,不敢正眼觑著。

神光三拜而立,至竟何曾踏著。

觑著踏著,彩石渡头看,陈年断贯索。

形式: 偈颂 押[药]韵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六十六)

说心说性,说玄说妙,雪窦者里是小家恶口。

学佛学法,学禅学道,诸人分上是鹘突布衫。

秦不收,汉不管。

閒来石上从头数,得到清平有几人。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