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皋擢第归江东

隋堤望楚国,江上一归人。

绿气千樯暮,青风万里春。

试才初得桂,泊渚肯伤蘋。

拜手终悽怆,恭承中外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在隋堤上眺望楚国的方向,江面上有一位归来的旅人。
傍晚时分,绿色的水汽笼罩着千艘船只,万里春风吹拂着江面。
刚刚通过考试得到了优异的成绩,如同桂花般受人赞赏,但停靠在岸边,他却不忍心看到水中的浮萍。
他深深地鞠躬,心中充满悲伤,因为要恭敬地迎接内外亲属的到来。

注释

隋堤:隋朝修建的大堤。
楚国: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域,这里泛指远方。
归人:归乡的人。
绿气:形容水汽弥漫的景象。
千樯:许多船只。
暮:傍晚。
试才:考试或考核才能。
桂:古代科举考试中优秀者的代称,如桂花般香飘十里。
泊渚:停靠在江边的小洲。
伤蘋:对浮萍的怜悯,象征漂泊不定的生活。
拜手:深深鞠躬以示敬意。
悽怆:悲伤凄凉。
恭承:恭敬地接受或迎接。
中外亲:内外亲属,包括家族内外的亲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的愁绪与对友人的深情。诗人站在隋堤上,眺望着楚国的方向,一股思念之情随江水向远方飘去。那“绿气千樯暮”和“青风万里春”的景象,不仅是自然美景的描绘,也寄寓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祝愿。"试才初得桂"表明朋友刚刚考取功名,而"泊渚肯伤蘋"则透露出诗人心中对友人未来的担忧与不舍。

拜手之间,虽是告别的礼节,却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悽怆。"恭承中外亲"一句,更表明了诗人对于朋友家庭及亲朋好友都抱有深厚的情谊。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对人际关系的抒情,展现了唐代士大夫阶层间的情谊与离别之苦。

收录诗词(242)

李端(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今存《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 字:正已
  • 籍贯:自号衡岳幽
  • 生卒年:约737年—约784年

相关古诗词

送陆郎中归田司空幕

汉家分列宿,东土佐诸侯。

结束还军府,光辉过御沟。

农桑连紫陌,分野入青州。

覆被恩难报,西看成白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送单少府赴扶风

少年趋盛府,颜色比花枝。

范丐非童子,杨修岂小儿。

叨陪丈人行,常恐阿戎欺。

此去云霄近,看君逸足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送周长史

青枫树里宣城郡,独佐诸侯上板桥。

江客亦能传好信,山僧多解说南朝。

云阴出浦看帆小,草色连天见雁遥。

别有空园落桃杏,知将丝组系兰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送郑宥入蜀迎觐

宁亲西陟险,君去异王阳。

在世谁非客,还家即是乡。

剑门千转尽,巴水一支长。

请语愁猿道,无烦促泪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