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少年趋盛府,颜色比花枝。
范丐非童子,杨修岂小儿。
叨陪丈人行,常恐阿戎欺。
此去云霄近,看君逸足驰。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青年官员赴任的场景,充满了青春活力和对未来美好的期待。"少年趋盛府,颜色比花枝"表明这位年轻人正值壮年,气色红润,如同盛开的花枝般充满生机。"范丐非童子,杨修岂小儿"则是用历史上两位有才华的人物来衬托他,强调他的非凡与成熟。
"叨陪丈人行,常恐阿戎欺"中,“叨陪”意味着依依不舍的相随,而“丈人”则是对年长者的尊称,这里可能指的是一位资深的前辈或导师。诗人表达了与这位长者共同行走的喜悦以及对未来可能遇到的欺骗和挑战的担忧。
"此去云霄近,看君逸足驰"则是说离目的地不远了,希望你能够像脱缰的马儿一样自由自在地奔跑。这一句既表达了对朋友未来的美好祝愿,也体现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友情和事业成功的殷切期望。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通过描绘青年官员赴任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友谊、成长与未来充满期待的心态。
不详
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今存《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青枫树里宣城郡,独佐诸侯上板桥。
江客亦能传好信,山僧多解说南朝。
云阴出浦看帆小,草色连天见雁遥。
别有空园落桃杏,知将丝组系兰桡。
宁亲西陟险,君去异王阳。
在世谁非客,还家即是乡。
剑门千转尽,巴水一支长。
请语愁猿道,无烦促泪行。
识君年已老,孤棹向潇湘。
素发临高镜,清晨入远乡。
三山分夏口,五两映涔阳。
更逐巴东客,南行泪几行。
露下晚蝉愁,诗人旧怨秋。
沅湘莫留滞,宛洛好遨游。
饮马逢黄菊,离家值白头。
竟陵明月夜,为上庾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