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通守赵寺丞

忠简公骑箕尾星,千古万古明天庭。

在天高庙足欢喜,敕使孙枝扶炳灵。

辍身仙班寄闲逸,阊阖正绕烟花出。

朝元冠剑妥未动,一笑明朝作人日。

汉家最重水衡丞,廪饩钱多上所能。

掌藏颁用渠式法,置之忽分淮股肱。

春风作意回焦土,黄池崎险尔如许。

区区鼠辈何足磔,此心本应僧伽祖。

甘泉酒作真珠红,和气已堕胡床中。

奋髯抵掌直细事,参佐同此祥冲融。

大江洸洸去无极,江南老人候舟色。

诸公归补父兄处,二十五城那得直。

海门短簿初来时,青衫恰辍惟烟姿。

兴来得句自推激,为公压倒崧高诗。

形式: 古风

翻译

忠简公骑着箕尾星,永垂不朽在天庭。
他在高天上庙宇中满心欢喜,孙枝使者奉命扶持炳灵神明。
他从仙班退下享受闲适,宫殿四周烟花绽放。
朝拜元辰的冠剑静止未动,明日的笑容将迎接新的一年。
汉代重视水衡丞官职,丰厚的俸禄源自皇恩。
他管理国库遵循法度,分配财物如同淮河分支般公正。
春风拂过焦土带来生机,黄池之地虽险峻却如此坚韧。
鼠辈微不足道,我心坚定如僧伽祖师。
甘泉美酒泛着红宝石般的色泽,和谐气氛弥漫在胡床上。
他挥动胡须,拍案而谈,小事也处理得当,僚属们共享这祥和氛围。
长江浩荡无边,江南老者期待船只归来。
各位官员回归家乡,二十五座城池怎能换取他们的价值。
初任海门簿尉时,他身着青衫,风姿绰约。
灵感涌现,他的诗句自我激励,超越了崧高山的诗篇。

注释

箕尾星:古代星宿名,象征忠臣。
天庭:古代对天空的称呼,这里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孙枝:可能是使者的名字。
炳灵:可能指神明或圣洁的事物。
阊阖:古代宫门,此处指宫殿。
烟花:形容宫殿周围的繁华景象。
朝元冠剑:朝见皇帝时的礼服和佩剑。
淮股肱:比喻财政分配的公正无私。
焦土:比喻荒芜的土地。
僧伽祖:可能指佛教中的圣贤人物。
甘泉酒:古代宫廷美酒。
胡床:古代一种坐具。
崧高诗:指其他诗人的高水平作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敖陶孙为赵寺丞所作的寿诗。诗中通过描绘赵寺丞的高尚品质和才情,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祝福。首联“忠简公骑箕尾星,千古万古明天庭”以神话传说中的忠臣死后升天的典故,赞美赵寺丞的忠诚与贤明,暗示他在朝廷中的崇高地位。接下来的诗句描述了他在天庭的荣耀和人间的职责,以及他超脱世俗的仙风道骨。

“春风作意回焦土,黄池崎险尔如许”运用比喻,赞美赵寺丞的政绩和人格魅力,即使面对艰难险阻也能带来生机。“区区鼠辈何足磔,此心本应僧伽祖”进一步强调赵寺丞的胸怀和智慧,视小人如草芥,志向高远。

“甘泉酒作真珠红,和气已堕胡床中”描绘了宴饮的欢乐场景,赵寺丞的和蔼可亲使得气氛融洽。“奋髯抵掌直细事,参佐同此祥冲融”赞扬了他的坦诚和团队的和谐。

最后,诗人以江水比喻赵寺丞的影响力深远,“江南老人候舟色”表达人们对他的期待和敬仰,而“诸公归补父兄处,二十五城那得直”则寓言他将回到地方造福百姓,展现出其高尚的道德情操。

整首诗语言流畅,形象生动,既颂扬了赵寺丞的品德和才能,又寄托了诗人对他的深深祝愿,是一首典型的寿诗佳作。

收录诗词(160)

敖陶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张连鲁仲本蜀人从其先宦岭表仅五六十年矣为言广州城内有桧奇古甚土人相传自唐末至今往时东坡先生道惠宿留此州尝供佛其下得甘露缀枝之异予徵二事皆无所据而耆旧相传云尔要必有从来者张乞诗为赋长谣一篇

亳州仙桧聃翁玩,西湖老桧陈朝馀。

区区草木定何意,多生要傍斋房居。

吾行东广足已劬,两年才到安期蒲。

菩提叶老还书蠹,波罗子重空悬壶。

地荒了不快人意,照耀南海何能无。

迩来划见张公子,火云肉山炼心水。

搜奇访古偶及之,破笑劳君相指似。

门前罄折得堵宫,诸天龙神俱俨容。

左呵右禁防所夺,上帝遗我驷玉龙。

问从张公得明證,指画桧身分四印。

嗟哉此老亦不逢,生世适当唐晚闰。

天回地转逢今兹,霸战王争了不知。

试看左纽足奇怪,虎胫骨贯龙鳞皮。

霜枝雪干如相偶,老大商山馀四叟。

年深几惯雷霆争,夜定一从牛兕走。

道形天貌吾何心,晚岁聊依清磬音。

忽然空中闻款綮,指李丈人勤远临。

更传坡仙曾设供,甘露缀枝如泼汞。

桃源事托五柳翁,后世请将吾语用。

形式: 古风

改周晋仙赠丁相士之什

张颠许我以神仙,薛颠谓予可英杰。

丁生谓二俱无成,世间那得此奇崛。

麒麟阁上森貂蝉,龙虎鼎内飞大丹。

腰钱跨鹤谁不愿,只有圮下先吾鞭。

何如吴松江上住,门横钓车屋农具。

卧看苍虬扰白云,正午堂堂拔江去。

形式: 古风

佳人佩明月赠俞德章

佳人佩明月,笑语含春姿。

手握幽兰丛,照影清汉湄。

少年冶游子,行乐方及时。

折苕戏相赠,玉色頩自持。

归来种白璧,日沤文锦丝。

加币欲聘君,常恐岁月迟。

终然不可谐,翕欻听所之。

愿言遗芗泽,远慰千里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和姜尧章桂花裙字韵

红紫有偏尚,桂花总宜人。

蜡雪明孤斟,绛雪娇小颦。

可怜爱花人,两屐穿秋云。

怀人小山作,寄愁中书君。

向来鹫岭诗,政坐书檄嗔。

月中落桂子,习气知几尘。

潘郎桃李姿,颇亦尊所闻。

提携风露前,缕衣深绀裙。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