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其二)

三生杜牧。惯识小红楼上宿。压帽花斜。

醉跨门前白鼻騧。归来寻睡。懒拨熏炉温素被。

两袖香尘。肯信春风老得人。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仇远所作,名为《减字木兰花(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生命流逝的无奈。

"三生杜牧" 一句,以杜牧为代表,将他那般情深意长的情感寄托于“三生石上”,表达了作者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不舍。"惯识小红楼上宿",则是说作者已经习惯了在小红楼这个地方过夜,这里的“小红楼”象征着旧日的温馨和回忆。

"压帽花斜" 给人以画面感,好像可以看到作者戴着被花瓣轻轻压弯的帽子,春意盎然中带有一丝寂寞。紧接着的"醉跨门前白鼻騧",则透露出一副生活放纵自如的态度,似乎是在用这种方式来逃避现实中的苦涩。

"归来寻睡" 表达了一种倦怠和对过去美好的追寻。"懒拨熏炉温素被" 显示了作者在寒冷中寻找温暖的场景,既有生理上的需求,也有心理上的渴望。"两袖香尘" 则是用来形容衣袖间残留的花香,这里的“香尘”不仅是物质上的,更是精神上的依恋。

最后,"肯信春风老得人" 一句,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消亡的无奈。春风虽然温柔,但它也带走了青春与活力,留下的是岁月的痕迹和人的苍老。这一句深刻地揭示出诗人对于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现实中的逃避和无奈,展现了作者复杂的情感世界。每一个景象都蕴含着深厚的情感,每一句语言都在诉说着过往与现在之间的落差和对未来的无力感。

收录诗词(780)

仇远(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 字:仁近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247年~1326年

相关古诗词

减字木兰花(其一)

鸡儿画曲。处处筝□鸣雨屋。十载重游。

柳外啼乌也怨秋。粉楹醉墨。燕去楼空人不识。

醉踏花阴。错认人家月下门。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探芳信.和草窗西湖春感词

坐清昼。记步幄行春,短亭呼酒。

怅湔裙香远,波痕尚依旧。

赤阑桥下桃花观,寒勒花枝瘦。

转回廊、古瓦生松,暗泉鸣甃。山雨夜来骤。

便绿涨平堤,云横远岫。细认沙头,还见有落红否。

杨花自趁东风去,空白鸳鸯首。

劝游人、莫把骄骢系柳。

形式: 词牌: 探芳信

望仙楼/胡捣练

九仙山晓。雾冥冥、一鹤飞来华表。衔得红云花岛。

双蒂仙桃小。破罂旋汲香泉,短钁闲锄春草。

愁种愁深多少。头白鸳鸯老。

形式: 词牌: 胡捣练

清平乐(其二)

苑秋凉早,石径幽花小。霜絮飞飞风草草。

翠碧斓斑驰道。香沟诗叶难寻。依然绿浅红深。

倚竹空歌黄鹄,谁招青冢游云。

形式: 词牌: 清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