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

和风助律应韶年,清跸乘高入望仙。

花笑莺歌迎帝辇,云披日霁俯皇川。

南山近压仙楼上,北斗平临御扆前。

一奉恩荣同镐宴,空知率舞听薰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春风和煦应合韶年的节律,圣驾轻快地登高前往望仙之地。
鲜花盛开,黄莺歌唱,迎接帝王的车驾;云雾散去,阳光明媚,俯瞰壮丽的皇城河川。
南面的高山仿佛紧挨着仙楼之巅,北斗七星则平直地映照在御座之前。
有幸一同参与镐京般的盛宴,臣子们只能空自起舞,聆听那熏香琴弦的乐音。

注释

和风:温暖、柔和的风。
助律:顺应、配合音乐的节律。
应韶年:与美好的春季相呼应。
清跸:皇帝出行时清道的仪仗队伍。
乘高:登上高地。
入望仙:进入或前往有仙人寓意的场所。
花笑:花朵盛开的样子,形容生机盎然。
莺歌:黄莺婉转歌唱。
迎帝辇:迎接帝王的车驾。
云披:云雾散开。
日霁:雨后或阴霾过后天晴,此处指阳光明媚。
俯皇川:从高处向下俯视皇家的河流。
南山:南面的山,泛指远处的高山。
近压:形容山峰离得很近,仿佛压过来一般。
仙楼上:指具有仙境般意境的楼阁之上。
北斗:北斗七星,古代常用以象征皇权或指引方向。
平临:平直地出现在或映照在。
御扆:皇帝宝座后的屏风,代指皇帝的座位或朝廷。
一奉:有幸一次接受。
恩荣:皇帝的恩赐与荣耀。
同镐宴:共同参与像镐京那样的盛大宴会(镐京为西周都城,这里借指盛大的宫廷宴会)。
空知:只能、仅仅知道。
率舞:按规定的礼仪舞蹈,此处指臣子们在宴会上舞蹈以示敬意。
听薰弦:聆听熏香飘逸、琴弦悠扬的音乐。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羲的作品,名为《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一个春日随帝王游览春宫的场景中,表达了对皇上的赞美之情以及自己作为臣子的喜悦与荣耀。

“和风助律应韶年,清跸乘高入望仙。”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春天万物复苏、风和日丽的画面。诗人随着帝王游幸,感受到和煦的春风在帮助他们步调一致地前行,而“应韶年”则指的是年轻时期的美好,也许暗喻着帝王的盛世或是诗人的青春。清净无尘的车驾(清跸)乘坐高处,目光所及之处都是仙境般的景色。

“花笑莺歌迎帝辇,云披日霁俯皇川。” 这两句则具体描写了春宫中的美丽景象。花朵开得像在微笑,莺鸟歌唱着欢迎帝王的车驾,而云层像是自然而然地为太阳让出一片天空,让阳光洒落在皇家之川上。

“南山近压仙楼上,北斗平临御扆前。” 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与宫殿布局的描绘,突显了春宫的地位尊贵。南山像是要把仙楼给挤压上去,而北斗星则如同天定的秩序,平静地监视着皇家大门前的禁扇。

“一奉恩荣同镐宴,空知率舞听薰弦。”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作为臣子,在这盛大的宴会上接受帝王恩泽的喜悦之情。他们共同参与宴席,就像古代圣贤饮酒时所用的镐一样,这份荣耀让诗人感到无比的幸福。而“空知率舞听薰弦”则是说,尽管诗人知道这场合奏中的乐声美妙,但却无法完全表达心中的喜悦,只能通过舞蹈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游幸的描写和宫廷生活的赞美,展现了诗人作为臣子在盛世中的自豪感和对帝王的忠诚。

收录诗词(7)

岑羲(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宰相,中书令岑文本之孙。文昌右相岑长倩之侄。进士出身,历任太常博士、郴州司法参军、金坛令、汜水令、天官员外郎、中书舍人、秘书少监、吏部侍郎。710年(景云元年),升任右散骑常侍、同中书门下三品,不久便被罢相,出任陕州刺史。712年(先天元年),再次拜相,任同中书门下三品,后以保护睿宗之功进拜侍中,封南阳郡公。唐玄宗继位后,依附太平公主,图谋不轨,意欲作乱。713年(开元元年)七月,唐玄宗发动先天政变,诛杀太平公主党羽,伏诛

  • 字:伯华
  • 籍贯:南阳棘阳(今河南新野)
  • 生卒年:?-713年

相关古诗词

饯唐州高使君

苍茫南塞地,明媚上春时。

目极伤千里,怀君不自持。

征车别岐路,斜日下崦嵫。

一叹轺轩阻,悠悠即所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九月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涘字

重九开科历,千龄逢圣纪。

爰豫瞩秦坰,升高临灞涘。

玉醴浮仙菊,琼筵荐芳芷。

一闻帝舜歌,欢娱良未已。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参同契

竺土大仙心,东西密相付。

人根有利钝,道无南北祖。

灵源明皎洁,枝派暗流注。

执事元是迷,契理亦非悟。

门门一切境,回互不回互。

回而更相涉,不尔依位住。

色本殊质象,声元异乐苦。

暗合上中言,明明清浊句。

四大性自复,如子得其母。

火热风动摇,水湿地坚固。

眼色耳音声,鼻香舌碱醋。

然依一一法,依根叶分布。

本末须归宗,尊卑用其语。

当明中有暗,勿以暗相遇。

当暗中有明,勿以明相睹。

明暗各相对,比如前后步。

万物自有功,当言用及处。

事存函盖合,理应箭锋拄。

承言须会宗,勿自立规矩。

触目不会道,运足焉知路。

进步非近远,迷隔山河固。

谨白参玄人,光阴莫虚度。

形式: 古风

草庵歌

吾结草庵无宝贝,饭了从容图睡快。

成时初见茅草新,破后还将茅草盖。

住庵人,镇常在,不属中间与内外。

人住处,我不住,世人爱处我不爱。

庵虽小,含法界,方丈老人相体解。

上乘菩萨信无疑,中下闻之必生怪。

问此庵,坏不坏,坏与不坏主元在。

不居南北与东西,基上坚牢以为最。

青松下,明窗内,玉殿朱楼未为对。

纳帔幪头万事休,此时山僧都不会。

住此庵,休作解,谁誇铺席图人买。

回光返照便归来,廓达灵根非向背。

遇祖师,亲训诲,结草为庵莫生退。

百年抛却任纵横,摆手便行且无罪。

千种言,万般解,祇要交君长不解。

欲识庵中不死人,岂离而今遮皮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