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松生陇坂上,百尺下无枝。
东南望河尾,西北隐昆崖。
野风振山籁,朋鸟夜惊离。
悲凉贯年节,葱翠恒若斯。
安得草木心,不怨寒暑移。
这是一首描写山中景象和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诗篇。开头“松生陇坂上,百尺下无枝。”生动地勾勒出一幅高耸孤独的松树形象,其特立独行给人以深刻印象。紧接着,“东南望河尾,西北隐昆崖。”诗人通过这样的自然景观,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遥望与思念。
“野风振山籁,朋鸟夜惊离。”这一句则描绘出山中秋风吹过林梢,惊起栖息在树枝上的群鸟,这种生动的景象不仅形象鲜明,而且增添了一份萧瑟与孤寂之感。
“悲凉贯年节,葱翠恒若斯。”诗人通过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抒发了自己的情感。这里的“悲凉”可能是对时光易逝、人事变迁的感慨,而“葱翠恒若斯”则表明尽管季节更替,松树依然郁郁葱葱,保持着其生机与坚韧。
最后,“安得草木心,不怨寒暑移。”诗人借用草木不辞辛苦、随时光变化而生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自然界无常的接受。这里“安得”表现出一种向往,一种希望能够如同草木一般,不因环境的变迁而有所怨言。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山中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独特的情感和深邃的哲理。
不详
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
双剑将别离,先在匣中鸣。
烟雨交将夕,从此遂分形。
雌沉吴江里,雄飞入楚城。
吴江深无底,楚阙有崇扃。
一为天地别,岂直限幽明。
神物终不隔,千祀傥还并。
皎如川上鹄,赫似握中丹。
宿心谁不欺,明白古所难。
凭楹观皓露,洒酒荡忧颜。
永念平生意,穷光不忍还。
淹留徒攀桂,延伫空结兰。
寒灰灭更燃,夕华晨更鲜。
春冰虽暂解,冬水复还坚。
佳人舍我去,赏爱长绝缘。
欢至不留日,感物辄伤年。
昏明易远,离会难揆。云辙泉分,西舻东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