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
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这首清代诗人郑燮的《题画竹》描绘了他四十年专注画竹的经历。诗中通过“四十年来画竹枝”,展现了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长时间的积累。白天挥毫泼墨,夜晚仍在心中构思,体现出他对技艺的精益求精和对艺术的深深热爱。
“冗繁削尽留清瘦”一句,形象地表达了他在创作过程中不断删减繁复,追求简约与自然的精神,将竹子的清雅、坚韧之态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里的“清瘦”不仅是竹子形态的写照,也是诗人个人风格的体现,寓意着他的艺术追求和人生态度。
最后,“画到生时是熟时”揭示了艺术创作的真谛——只有经过长期的磨砺和反复实践,才能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从生疏到熟练,再从熟练到出神入化的创作自由。这不仅是对绘画技艺的总结,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
不详
书画家、文学家。名燮,汉族。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中进士后曾历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有惠政。以请臻饥民忤大吏,乞疾归
忽漫泥金入破篱,举家欢喜又增悲。
一枝桂影功名小,十载征途发达迟。
何处宁亲唯哭墓,无人对镜懒窥帷。
他年纵有毛公檄,捧入华堂却慰谁?
晨星断雁几文人,错落江河湖海滨。
抹去春秋自花实,逼来霜雪更枯筠。
女称绝色邻夸艳,君有奇才我不贫。
不买明珠买明镜,爱他光怪是先秦。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