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其三)

东上日观峰,遐瞩天与平。

东海直衣带,何有飞涛惊。

隐约桃都山,身如浮云轻。

桃树手可接,如闻天鸡鸣。

万籁为之伏,九垓尽一声。

须臾动天地,水光彻蓬瀛。

回首望旧乡,高呼卫叔卿。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张坦的《登泰山(其三)》描绘了登山者在日观峰所见的壮丽景象。首句“东上日观峰”点明了地点和行动,接着“遐瞩天与平”表达了视野开阔,天地相连的感受。诗人以“东海直衣带”形容海面平静,如同一条衣带,暗示了泰山之高足以俯瞰大海的壮阔。

“隐约桃都山,身如浮云轻”运用了神话传说,将自己比作浮云,形象地传达出超脱尘世的飘逸之感。接下来,“桃树手可接,如闻天鸡鸣”进一步描绘了近在咫尺的仙境,仿佛伸手就能触及桃树,且能听到天鸡报晓的声音,给人以神秘而宁静的体验。

“万籁为之伏,九垓尽一声”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周围万物因天鸡鸣叫而沉寂,整个宇宙似乎都在这一声中共鸣,显示出声音的震撼力。随后,“须臾动天地,水光彻蓬瀛”描述了瞬间的震撼,天地间光影交织,如蓬莱仙境般美丽。

最后两句“回首望旧乡,高呼卫叔卿”,诗人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仙人卫叔卿的呼唤,流露出淡淡的离愁和对超凡生活的向往。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泰山之巅的壮丽景色和诗人的心境。

收录诗词(19)

张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登泰山(其四)

醉把白玉壶,静对磨崖碑。

方士与儒书,终焉将奚为。

睥睨五大夫,又何有李斯。

古人究何往,停杯一问之。

涧南双白鹿,高峰行迟迟。

穿云者谁子,振衣采紫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登泰山(其五)

对松山绝奇,石立森云关。

万状不能名,青锦皆古颜。

松石浑欲化,恍在碧落间。

满耳发笙簧,疑有九龙还。

我非求仙人,自喜征尘删。

叩关探玉策,转愧心不闲。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程高士穆倩见过寺寓

翛翛杖屐往来轻,载酒看花逐队行。

门掩旧京千里客,交论古寺百年心。

世传骏骨多歌泣,君借虫书识姓名。

因叹信陵人散后,兴亡犹得问侯生。

形式: 古风

邗上迟燕峰费先生不至

遥想城南水竹居,沧桑历遍近何如。

兴酣载酒难寻客,贫到关门只著书。

芳岸飞花间画舸,朔风吹雪阻柴车。

相迟共蹑金山顶,万里江山一照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