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与抑之昆季语湛崔皆在焉觉而有感因记以诗三首(其一)

梦与故人语,语我以相思。

才为旬日别,宛若三秋期。

令弟坐我侧,屈指如有为。

须臾湛君至,崔子行相随。

肴醑旋罗列,语笑如平时。

纵言及微奥,会意忘其辞。

觉来复何有,起坐空嗟咨。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哲学家王守仁所作,名为《梦与抑之昆季语湛崔皆在焉觉而有感因记以诗三首(其一)》。诗中描绘了诗人梦中与故人相聚的情景,表达了对故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首句“梦与故人语,语我以相思”,开篇即点明主题,诗人梦见与久别的故人交谈,对方的话语充满了思念之情。接下来,“才为旬日别,宛若三秋期”,说明诗人与故人分别时间虽短,却如同经历了漫长的别离,突出了思念的深重。接着,“令弟坐我侧,屈指如有为”两句,描述了故人在梦中的具体形象,暗示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

随后,“须臾湛君至,崔子行相随”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梦中场景的完整,湛君和崔子也出现在了梦中,增加了相聚的热闹氛围。“肴醑旋罗列,语笑如平时”则生动地展现了梦中聚会的温馨与欢乐,仿佛一切如常。

“纵言及微奥,会意忘其辞”两句,表现了梦中交谈的深入与默契,即使谈论到微妙高深的话题,也能心领神会,无需多言。最后,“觉来复何有,起坐空嗟咨”两句,表达了梦醒后的失落与感慨,诗人意识到这一切只是梦境,不禁发出空虚的叹息。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深深怀念以及梦境带来的短暂慰藉,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与梦境之间界限的思考。

收录诗词(564)

王守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幼名云,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 字:伯安
  • 号:阳明
  • 生卒年: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相关古诗词

梦与抑之昆季语湛崔皆在焉觉而有感因记以诗三首(其二)

起坐忆所梦,默溯犹历历。

初谈自有形,继论人无极。

无极生往来,往来万化出。

万化无停机,往来何时息。

来者胡为信,往者胡为屈?

微哉屈信间,子午当其窟。

非子尽精微,此理谁与测?

何当衡庐间,相携玩义《易》。

形式: 古风

梦与抑之昆季语湛崔皆在焉觉而有感因记以诗三首(其三)

衡庐曾有约,相携尚无时。

去事多翻覆,来踪岂前知?

斜月满虚牖,树影何参差。

林风正萧瑟,惊鹊无宁枝。

邈彼二三子,惄焉劳我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赴谪次北新关喜见诸弟

扁舟风雨泊江关,兄弟相看梦寐间。

已分天涯成死别,宁知意外得生还。

投荒自识君恩远,多病心便吏事閒。

携汝耕樵应有日,好移茅屋傍云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南屏

溪风漠漠南屏路,春服初成病眼开。

花竹日新僧已老,湖山如旧我重来。

层楼雨急青林迥,古殿云晴碧嶂回。

独有幽禽解相信,双飞时下读书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